一、定義
減低或沒有飢餓感及食慾,令到體重減輕。
二、成因
- 治療引起: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放射治療等的副作用。
- 藥物引起:很多不同類別的藥物都會引起腸胃不適。例如:止痛藥、抗生素等。
- 疾病引起:感染、腸胃道腫瘤、腸阻塞、便秘等。
- 情緒方面:抑鬱、焦慮、情緒低落。
- 心理方面:可能源於過往進食後的不適,例如嘔吐、胃脹、腹瀉等不愉快的經歷,而害怕了進食。
- 其他原因 :環境、食物的色香味、是否有家人陪同進食等等,都會影響病者進食的動力。
三、表徵和影響
- 對進食失去興趣,減少進食的份量及次數。
- 體重下降、影響營養吸收,會容易感染,甚至有脫水的現象。
四、醫護入員一般會採取的措施
- 找出食慾不振的原因並作出改善方案。
- 轉介給營養師作評估並提供適合的建議。
- 食物的選擇以少食多餐,均衡飲食加上易消化為主。
五、病人和照顧者可以採取的措施
- 如有不適的徵狀,例如:疼痛,可於進食一小時前先服食止痛藥,減少疼痛的不適才進食。
- 減低令人不安的氣味,可以先更換乾淨的衣服。
- 作適量的運動,幫助消化。
- 在舒適環境下,由家人朋友陪伴下愉快進食。
- 按病者的食慾、喜好,預備食物。由小份量開始,避免太大的份量造成壓力。
- 在烹調上可以多樣化,在味道、色澤上多花點心思,重質不重量。
- 食譜的選取,可加入微帶甜酸的食物,例如蕃茄、鳳梨、梅子、檸檬等刺激味蕾;亦可多用香科烹調,例如蒜蔥、果皮、洋蔥、香茅等提升食物的香味。讓味蕾與大腦刺激食慾。
- 建議的菜譜,例如:魚滑蒸水蛋、豆腐煮免治豬肉、冬瓜炆魚柳、豆漿加蛋花等。
- 進食量不足時,可飲用營養奶作補充。
- 遇到進食或吞嚥困難,應坦誠向醫護入員說出需要並尋求協助。
六、病人和照顧者需要避免的事項
- 家人應避免為進食的份量、次數及食物的種類而與病人引起爭執。
- 避免偏食影響營養的均衡。
- 進食期間避免催促病人。
七、甚麼時候要諮詢醫護入員
- 胃口欠佳,失去食慾,疲乏。
- 減少進食的份量或次數而令體重明顯下降,甚至有脫水現象。
- 進食後不適,例如:嘔吐、腹脹、肚瀉的情況。
- 吞嚥困難。
八、結語
食慾不振,胃口欠佳的情況未必可以即時解決,但可以先處理不適徵狀。例如:疼痛、嘔吐、便秘等。可從藥物性及非藥物性著手,減輕症狀,維持生活質素。盡可能在環境、氣氛上,令病人保持輕鬆;食物選擇上,可按病人的喜好為原則,再以均衡營養,易消化高蛋白質的菜式為主。家人朋友的鼓勵、支持、陪伴亦至為重要。
(於2021年1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