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提供/更新:林嘉安醫生
香港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
資料整理:何仕楊醫生
林善雅女士
謝嘉欣女士
簡介:
在這篇訪問中林嘉安醫生和我們詳細解釋胃癌的各方各面,包括種類、徵狀、檢測方法,治療方法、治療後的副作用和可以如何處理等。希望能夠令病人和照顧者有足夠的知識去和醫生及其他醫療團隊成員討論,從而面對和克服疾病。
(一)有關器官/系統
(二)胃癌在香港的病發情況
(三)胃癌的風險因素
(四)病徵
(五)一般診斷方法
(六)治療方法
(七)治療引起的副作用及應對方法
(八)治療後的持續監察及復發之處理
(九)後遺症及應對方法
(十)常見問題
(十一)照顧者須知
胃部是人體的食物分解場,是貯存和消化食物的器官,外形像一個J型,位於左上腹肋骨的下方,上接食道下連十二指腸。
胃部極具彈性,食物經食道(oesophagus) 進入胃部後,胃壁會隨之張開,脹大後容量達一公升,在消化過程中反覆舒張蠕動,把食物變成食團,同時分泌酸性胃液 (gastric juice),分解食物成分及消滅有害微生物,並吸收當中的水分、酒精、部分藥物及維他命等。
當食物混入胃液成糊狀的食糜(chyme) 後,會由胃部排入小腸第一段的十二指腸,透過腸道蠕動促進消化和吸收。
我們進食時,胃壁除了會不斷研磨食物外,還須承受食物與胃酸(gastric acid)相交產生的化學作用。在消化過程中,雖然胃部會分泌黏液抵擋胃酸侵蝕,如食物成分過分刺激,仍然會增加胃的負擔,長遠而言難免會對胃部造成傷害。
胃部分為五部分:
1.賁門(cardia)
上接食道的管狀入口稱為賁門 (cardia),位於橫隔膜下方,負責接收食道送來的食物。
2.胃底(fundus)
胃底並非胃的底部,從胃外形觀看,其實是J字頂上的橫樑、賁門旁向上隆起的小空間。胃底負責分泌胃液,當中的胃酸能夠幫助消化,同時消滅食物裡的害菌以防中毒;胃蛋白酶 (protease)則分解蛋白質以便身體吸收營養。
3.胃體(gastric body)
胃體是胃上下兩部中間的主體,佔胃腔絕大部分,是研磨食物的工場。
4.胃竇(antrum)
胃竇是幽門前的小空間,位置相當 於J字母下端的鈎。如同英文字母J,胃的右側(指身體右邊)外緣較短,稱為胃小彎(lesser curvature);左側外緣較長,稱為胃大彎(greater curvature)。身體前方的一面稱為胃前壁(anterior wall),背向身後的一面稱為胃後壁(posterior wall);與胃相鄰的是肝臟、胰臟,都是胃癌最容易侵犯的部位。
5.幽門(pylorus)
幽門(pylorus)是下接十二指腸 (duodenum)的管狀出口,負責將胃消化成的糊狀食糜排入小腸 (small bowel)。
世界衛生組織2020資料顯示,胃癌是全球第四致命的癌症。而本港胃癌亦是常見癌症的第六位,每年新症約一千二百宗。在近十年胃癌新症數字變化不大。2018年的死亡數字超過六百宗,位列癌症第六號殺手。男性的發病率較女性為高。
・年齡在四十歲以上
・家族遺傳
・吸煙及過量飲酒
・吃得太鹹或經常進食醃製食物
・高脂肪飲食或少吃蔬果及纖維素
・肥胖
・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
・由於缺乏維他命B12導致的貧血
・胃部曾動手術人士
・腹部曾經做過電療
・身患罕見胃病,如胃酸缺乏症等
・男性患上胃癌的機會是女性兩倍, 這可能是由於生活習慣——男性較喜歡在外應酬、吃肉類、吸煙和喝酒等。
胃癌常見的臨床表現主要是上腹持續隱痛或脹悶不適,進食後症狀更為加重。因而容易誤以為「消化不良」,患者也常主動節制飲食以求減輕症狀。這一點與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有規律性,而且經進食、服藥後會有改善的情況明顯不同。
隨著病情發展,不同部位的癌腫引起症狀也有差別。如位於賁門者常有吞嚥困難;位於幽門者常有梗阻而引起嘔吐;胃部血管受侵蝕則會出現吐血或排出墨糊狀大便。至於食慾不振、消瘦無力、貧血虛弱和體重急遽下降等現象都必然會伴隨而出現,其後甚至在腹部也可摸到腫塊。
但是在有些罕有的情況之下,病人是可以沒有任何症狀的。
檢驗之前一晚午夜十二時後,病人不要進食和飲用任何東西。
在檢查開始時,醫護人員會於病人的喉嚨後部噴麻醉藥,作局部麻醉。醫生亦可能為病人作靜脈注射安眠藥,在病人入睡後作檢查。醫生將一條幼而富彈性的喉管伸入口中,醫生會利用胃鏡檢查食道、胃部及十二指腸,如有需要,可經胃鏡抽取一些胃組織樣本作進一步化驗。
假如胃鏡檢查結果顯示已患上胃癌,醫生可能需要作進一步檢驗為癌症分期,看看癌病有沒有擴散,包括以下任何一項:
為了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法, 醫生會按腫瘤的大小和數量 (Tumour,T)、有否涉及淋巴結 (Lymph node,N)、擴散程度 (Metastasis,M)為癌症分期。初步確診有癌細胞後,通常會透過各種的造影掃描及活組織切片來分期,有時造影資料不足以判斷時,便要待醫生切除腫瘤方能確定分期。
本港醫院一般應用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第八版(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 的TNM分期系統,TNM分期系統以數字0至4期區分。期數愈大,表示腫瘤擴散範圍愈廣。
然而,胃癌現在採用的TNM系統是2010年版,並根據過往數年的臨床資料來制定,所以並沒有考慮到近年一直發展的新療法。這些新發展的治療包括標靶治療,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和預後,期待在可見的將來能提高存活率。
第零期(亦稱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簡稱CIS):屬於極早期的胃癌,癌細胞局限於原發的胃壁最內層即黏膜層,擴散風險低。
第一期A:癌細胞局限於原發的胃壁第一層,未波及淋巴結。
第一期B:癌細胞局限於原發的胃壁第一層,但已入侵淋巴結;或癌細胞由胃壁第一層入侵第二層的肌肉層,但未波及淋巴結。
第二期A:癌細胞只見於胃壁第一層,但波及三至六個淋巴結;或癌細胞入侵胃壁第二層,同時波及一至兩個淋巴結;或癌細胞入侵胃壁第三層的「外皮」,但未波及淋巴結。
第二期B:癌細胞局限於原發的胃壁第一層,但波及至少七個淋巴結;或癌細胞入侵胃壁第二層,同時波及三至六個淋巴結;或癌細胞入侵胃壁第三層的「外皮」,同時波及一至兩個淋巴結;或癌細胞貫穿胃壁第三層的「外皮」, 但未波及淋巴結。
第三期A:癌細胞入侵胃壁第二層,同時波及至少七個淋巴結;或癌細胞入侵胃壁第三層的「外皮」,同時波及三至六個淋巴結;或癌細胞貫穿胃壁第三層的「外皮」, 同時波及一至兩個淋巴結。
第三期B:癌細胞入侵胃壁第三層的「外皮」,同時波及至少七個淋巴結;或癌細胞貫穿胃壁第三層的「 外皮」,同時波及三至六個淋巴結;或癌細胞穿越三層胃壁,入侵鄰近的組織和器官,淋巴結亦可能有癌。
第四期:癌細胞已蔓延到肺、腦、骨等距離胃部較遠的器官。
由零期到第三期治療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夠根治(curative)
早期胃癌最有效的根治方法,就是整個胃部/局部手術切除。如有需要可以在手術前或後輔以化學藥物或放射治療,加強療效。若癌細胞已擴散,可以用化學藥物、標靶藥物或免疫治療控制病情,或以放射治療紓緩症狀。
以下就每一種治療詳細討論。
手術切除為主要的醫治方法。對早期的胃癌病人而言,將大部分或全部的胃以及附近淋巴組織切除,是最有效的根治方法,然後將小腸接駁到食道去,使病人手術後仍能進食。
如果腫瘤體積較大就可能要切除整個胃部,甚至連部分食道及胰臟也要切除,即稱全胃切除術。
但若然癌腫已擴散,便不能進行根治性的切除手術,醫生會考慮作緩解性的手術以紓緩胃出口的堵塞。有部分病人需輔以放射或藥物治療來加強療效。
化學治療(以下簡稱化療)是透過藥物來殺死癌細胞的療法。
化療一般會在三種情況下使用:
第一,於胃部手術後進行輔助化療,以減低癌症復發的機會,有時可能會配合放射治療綜合醫治;
第二,當胃癌出現轉移的情况,例如肝臟或腹腔擴散,醫生便會對病人使用化療來紓緩病情,減輕病人痛楚;及
第三,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在對病人進行胃部手術前進行化療,用以縮小癌腫來增加手術的成功機會。
針對胃癌的化療藥物有很多,當中有口服或經靜脈注射(俗稱打豆)的方法。常用的藥物有 5-fluorouracil、capecitabine 、S-1, cisplatin, carboplatin、 oxaliplatin、 epirubicin、paclitaxel, docetaxel 等。 醫生通常會根據病人的身體狀況和病情,配合兩至三種化療藥物使用。
化療的副作用因人而異,常見如嘔心、脫髮、口腔潰瀾、皮疹等。病人不需要過分擔心,最重要保持心境開朗,跟醫生坦誠傾談。醫生是可以透過不同方法去減輕病人對化療的副作用。
當胃癌經手術切除後,若發現本身腫瘤已入侵到肌肉深層,或有附近淋巴的擴散,有研究指出,這類病人復發的機會較高。故此,醫生亦可能會在輔助性化療當中加入放射治療,從而降低病程復發的機會。
以前在手術切除之後,很多時都會安排病人做電療以減低復發的機會。但近年來已經覺得這樣做沒有格外的效益,反之會對身體構成一些負面影響。
放射治療在紓緩治療亦有相當大的重要性。由於部分病人發現胃癌的時侯都已經是第四期,其身體狀況亦可能因失血、進食困難、疼痛等症狀而變得虛弱,未能承受得到化療。紓緩性電療能達致止血、止痛、或把腫瘤縮少的作用,從而改善病人的身體狀況。
近年臨床研究顯示,在胃癌擴散的病人中,大約百分之二十會受惠於標靶藥物(Trastuzumab)。在接受治療前,醫生需要在胃癌組織內測試HER2受體,只有HER2受體出現陽性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Trastuzumab。Trastuzumab一般需要跟化療合併使用,但由於標靶藥物的副作用較輕,對於病人的額外影響也較少。
最近Ramucirumab 亦在香港得到註冊,成為第二線治療轉化的腸胃癌症。
現時免疫治療只在紓緩治療方便應用。
免疫治療主要透過免疫檢查點阻斷劑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利用淋巴細胞來消除腫瘤。腫瘤會表達較高的PD-L1 或呈現MMR蛋白喪失,他們或可使用免疫治療來治療胃癌。一般而言,免疫治療的副作用較少,部份病人的治療效果亦相對持久。免疫治療仍在不斷發展,建議病人可跟主診醫生商討最新的資訊。
由於免疫治療較新而未有足夠的數據,所以醫管局是沒有免費供應的。如病人需要使用,適宜和自己的醫生詳細討論。
完成胃部切除手術後,須慎防出血或血栓。手術後頭幾天須用藥止痛,一 般會額外採用硬膜外麻醉或病人自控鎮痛技術,以減輕手術後的痛楚; 也會在腹腔內放置一至兩條引流管,徹底清除腹腔內的積水。
手術後初期病人須禁止飲食,並經靜脈攝取養分,確保胃與食道及小腸的接口復原良好。待情況穩定後,過幾天再逐漸進食清淡的食物。屆時可能仍感胸口灼痛及進食後腹痛,病人宜視乎個人能力而調整飲食,醫生多建議病人奉行少食多餐。
化療的副作用程度視乎藥物、癌種、 期數及體質而定。以下為部分常見副作用,一般都能使用藥物減輕不適:
血細胞數偏低:化療藥物會抑制造血功能,令病人疲倦、傷口難凝血、易受感染。療程期間須定期驗血,必要時輸血或使用抗生素抗炎;
噁心、嘔吐:服用醫生配方的止嘔藥,能有效減少嘔吐。
在化療期間,由於藥物的影響,病人的味覺會有些轉變,特別是聞到一些較強的氣味(例如油味和腥味),都會很容易嘔吐。病人和照顧者要格外留神,例如煮食時要把廚房的門關閉和打開窗戶,令氣味得以很快排出屋外;
口腔疼痛、潰爛:定期漱口,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
皮疹:請醫生處方止癢藥膏,避免因皮膚腫癢而搔癢患處,造成傷口並引起感染;
腹瀉:使用止瀉藥;
食慾不振:以高熱量及高蛋白質飲品代替正餐;及
脫髮:脫髮期間可佩戴假髮、帽子、 圍巾。完成療程後,毛髮一般會重新長出。
一般於治療開始後一星期逐漸呈現,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疲勞、噁心、嘔吐、腹瀉、皮膚如受暴曬般紅痛等。大部分副作用可由醫生處方的藥物紓緩,例如止痛藥或止嘔藥等。
療程期間,病人須每天來往醫院,難免感到疲累。所以期間要多休息及保持進食,令身體常處最佳狀態來面對療程。
很多病人都會問醫生關於癌指數的問題。在胃癌病人身上,較常用的癌指數是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由於只有部分病人的癌細胞會釋放CEA,而在這類病人當中,術後的CEA普遍會降至正常人水平。若發現CEA在術後持續上升,則需要擔心病情復發,而醫生亦會要求病人照CT或PET-CT去找出復發的地方。
另外,除了抽血檢驗CEA外,亦建議病人在術後幾年應定期進行影像檢查。因為大部分胃癌病人復發並沒有很明顯的症狀。
而在復發時較常見的症狀如淋巴核脹大、體重持續下降,腹水等等。
沒有胃部的人,吸收鐵質和維他命B12的功能較弱,容易引起貧血,因此醫生會在適當的時候為病人注射維他命B12,或需補充鐵和鈣質。
問:術後能像正常人般飲食嗎?
答:切除胃部後,病人須重新建立飲食習慣。胃部變小後,食物進入小腸的時間會比從前快,因此一進食便容易出現飽肚感,然後又會很快肚餓。 頭幾個月適應期病人或會感到噁心、胃灼熱、或出現腹痛、腹瀉、放屁、甚至末端神經發麻或貧血等情況。
重新建立飲食習慣並不難,只須注意以下:
切除大部分以至全胃:手術後或需幾個月才能恢復正常飲食。由於胃部變小後,維他命的吸收會受到影響,患者或要定期口服或注射維他命,尤其是B12,以防貧血或其他神經疾病。
病人得了癌症,心情當然低落,照顧者可以從旁支持和安慰。例如陪他多做他喜歡的事情,或是陪他去行行山、多做運動以強化身體。
在治療之後病人在飲食方面要較為小心,那麼照顧者便可從旁配合。但記着並不需要過度緊張,堅持大規模的「戒口」。重要的是記住「適可而止」這個大原則。
(於2020年12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