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乐汶女士
香港註册物理治疗师
访问:王荣珍女士
资料整理:欧阳畹华
简介:
癌症病人因为疾病本身带来的不适,又或者是治疗的副作用,往往变得虚弱和疲倦,自然喜欢躺卧在床上休息。但是身体长期没有活动,很容易衰退,就是英文所说的 deconditioning,越是不郁动便越是疲倦、而越是疲倦便越是不想郁动,引致恶性循环。在这篇访问中邓乐汶女士为我们详细解释如何利用物理治疗防止身体衰退,并会以不同癌症为例加以阐述。
第一部份——身体衰退(Deconditioning )及其影响
第二部份——运动的种类
第三部份——自主运动
第四部份——被动运动
第五部份——呼吸训练
第六部份——不同癌症的处理
王:癌症病人因为疾病本身带来的不适,又或者是治疗的副作用,往往变得虚弱和疲倦,自然喜欢躺卧在床上休息。但是身体长期没有活动,很容易衰退,就是英文所说的 deconditioning,越是不郁动便越是疲倦、而越是疲倦便越是不想郁动,引致恶性循环。
今天我很高兴邀请到物理治疗师邓乐汶女士接受我的访问,谈一谈这方面的问题,和可以如何用物理治疗去改善情况。
Toby,感谢你接受我访问。
邓:不要客气。
王:首先可不可以和我们宏观解释一下。
邓:一般而言,癌症病人身体比较虚弱,在治疗期间住院卧床、活动减少,很容易导致像是心肺功能降低、关节挛缩、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身体失调的情况。治疗癌症的目标,当然是有效地控制肿瘤或消灭它,但身体机能恢复亦是对治疗效果及日後的生活质素有很大的影响。故此并不是单一肿瘤的问题,而是运动对身体的重要性。
如果出现肌肉萎缩,其中以四肢的肌力与心肺功能的退化最明显,研究发现,癌症病患躺床一週不动,每天肌肉就萎缩3%。尤其年纪大的病患,体力本来就比较弱,等到治疗期间结束後,常已无力走路,需人搀扶,而且一走路就喘。
只要躺在床上不动,肌肉便会开始萎缩、失去力气,且骨头里的钙质也会逐渐流失;甚至各个关节也开始僵硬,渐渐地,失去独立活动的能力,也会造成褥疮。
癌症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譬如化疗、电疗会令肌肉减少,亦会令心肺功能下降,这就是我们说的癌因性怠倦(cancer-related fatigue)。病人会越来越累,生活功能亦会随之下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体质会慢慢变差,生活质素持续下降。
所以物理治疗师便会教病人透过适当的运动疗法、呼吸训练和正确的日常护理,有效地维持和改善病人的身体机能及生活质素。
王:运动治疗方面是怎样?
邓:运动治疗需因应病人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而主要分为自主式或被动式。
自主式的运动就是由病人自己做,不需别人协助。
而被动式的运动就是需要别人协助,这可以是专业的物理治疗师又或者是照顾者。
王:那是不是「自主运动」比较「被动运动」好呢?
邓:其实要先看病人的身体情况,当然能够参与多一些会好一点。
王:那我们现在就谈一谈「自主运动」,大概包括一些什麽?
邓:如病人能自主活动,可利用不同的工具以进行强化运动。例如:
王:请问大自由什麽分类?
邓:有以下几类:
参考方式:走路、跑步机、固定式脚踏车、有氧舞蹈、太极拳、瑜伽、游泳(化疗期间不建议游泳)
建议强度:低~中强度,也就是最大心跳的50~80%。(至少会喘,而且感觉有点吃力到吃力的程度。)
运动量:开始时15~30 分钟,之後可增至40~50分钟。一开始若觉得体力不堪负荷,可以每次至少做10分钟,一天内分成3次做完。
参考方式:使用沙包、弹力带、哑铃、重量训练器材(没器材时也可举水瓶、练习爬楼梯、蹲站等动作)
建议强度:举12~15下会感觉吃力的重量为佳。上下肢分别向上、向前、向後各举15下,肘与膝关节弯曲、伸直。
运动量:每日3次
参考方式:弓箭步、体前弯等各种伸展操
建议强度:每个动作维持15秒
运动量:每日1~2次
照顾者可从旁协助及鼓励病人进行锻练。
王:请问做这些运动会带来什麽好处?
邓:自主运动有以下好处:
-强化肌肉力量,改善心肺功能;及
-消耗热量,有助保持健康体重。
-如果在开始治疗之前就有恒运动,有助储备体能,避免日後体力快速下降。
因此若原本就有运动习惯,不要因为罹癌而中断,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最好开始增加身体的活动量,例如散步、伸展等。
王:请问做这些运动时有什麽事需要注意的地方?
邓:注意事项包括:
-运动前应徵询医护人员的意见;
-穿著合适的运动衣服;
-必须循序渐进,由简单的运动开始;及
-保持呼吸畅顺,留意身体变化,如感到头晕、呼吸困难、胸口有压力等,应立即停止运动。
另外,如果有以下情况,也应暂停运动:
1.化疗期前3天;
2.当发烧超过38°C、休息时心跳过快(超过100),或是心跳不规则;身体异常疲倦、(肌肉)无力、头晕,有痠痛以及骨头痛的情况;
3.运动时觉得很喘、噁心,或是心跳或血压急速上升、运动後的疲倦30分钟内无法恢复;及
4.当身体白血球太低(3000/mm3)、血小板太低(50000/mm3)及血红素太低(10 g/dL)的情况。
王:现在我们就谈谈「被动运动」,这是不是因为病人很衰弱,所以不能自己做运动要别人帮忙?
邓:有时的确是这个理由,但很多时就算是病人可以做以上提到的自主运动,亦可以加上被动运动,令整体功效更加显著。
而且如果有其他人帮忙,关节的活动幅度可以更好。
王:可不可以举一些被动运动例子?
邓:可以,例如照顾者可以替病人做以下运动:
-肩膊提举;
-手肘屈伸;
-手腕屈伸;
-手指屈伸;
-大腿屈伸;及
-小腿屈伸。
王:请问做这些运动有什麽好处?
邓:好处包括:
-保持身体柔软度;
-避免肌肉出现挛缩;及
-防止关节僵硬。
王:请问做这些运动的时候有什麽需要特别留意?
邓:可以留意以下事项:
-病人尽量穿著较松身的衣服;
-避免进行过大幅度的动作以致伤及关节;
-各部位的动作分别重複约10次,一天做两节。但要密切留意病人的承受力;及
-在进行静态的伸展运动中(例如小腿伸展),当感到肌肉轻微拉扯时,尝试维持15至30 秒。
照顾者应儘量协助卧床长者每天进行关节运动,且儘量达到长者关节的最大活动程度;并在长者可忍受的疼痛範围内,缓慢地进行运动。
王:请问病人做这些运动的时候是躺着做或是坐着做呢?
邓:那要视乎病人的身体状况。如病人因病情或治疗引致肌力严重下降,病人无法进行自主式运动,照顾者可协助病人於床上进行被动式或辅助式运动,一天数次,避免关节僵硬;也可加上按摩疗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而当病人病情好转,进入康复期运动便应循序渐进。可由简单至多种形式,和逐渐增加运动量。例如,开始时在床上或床边进行简单的动作,然後视乎体力,增加运动的时间或次数,以及步行和单车运动等
王:有些时候病人做活动的时候可能会感到痛楚,那是不是一痛便不做呢?
邓:整体来说要谘询医生和物理治疗师,他们会因应个别病人的需要教导家属处理。有时运动虽然令病人觉得有些痛楚,但医生觉得为病人整体利益依然需要,便可能处方一些止痛药给病人在运动前1小时服用。
王:如果病人做了之後痛楚加剧,想必要立即告诉治疗师或医生?
邓:绝对正确,因为要找出痛楚的理由,所以一定要谘询医生。
王:可不可以谈一谈呼吸训练方面?
邓:当病人肺功能受病变影响,会出现气促或呼吸困难,继而导致体内缺氧,或会表现烦躁不安。日常应注意空气流通,保持室内通爽凉快,环境宁静。亦可提高床头及协助病人侧卧,头、背垫以枕头,以舒适为佳,帮助畅顺呼吸。
当感到气喘或呼吸困难的时候,可参考以下方法:
如适用,可利用手提电风扇,对着面部吹出微微的凉风,同时缓缓呼吸。
王:以上我们谈到的是一般情况。请问如果不同病人患的是不同癌症(例如肺癌和乳癌),那麽在处理上可有什麽分别?
邓:是的,不同癌症可以有不同的症状,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癌症和处理方法。
肺癌患者经历呼吸困难,除了肺部是癌细胞容易转移的器官之外,一些末期患者因为营养或恶病体质等因素造成呼吸肌肉衰竭无力,也是构成呼吸困难的原因之一。
但是发生呼吸困难的症状有时并不全是生理引起。长期的焦虑或恐慌也会导致病人有喘不过气的感觉。
呼吸困难在癌症患者常发生在较为晚期或是合併严重併发症,治疗仍应先找出呼吸困难之原因予以解决。
氧气治疗:呼吸困难的癌症病患吸入氧气比吸入空气可以有较佳的氧气饱和度(O2 Saturation),呼吸次数降低,也有较好的呼吸视觉量表,因此一般临床上会建议病人使用氧气(假如血氧降至90%以下)。不过需小心过度使用氧气可能使得病患换气减少,造成二氧化碳滞留,造成病人晕睡现象。为避免此现象,可间歇性使用O2,氧气留连不超过5l/min,或O2饱和度维持在90%附近即可。
淋巴水肿是由於淋巴系统出现障碍,令淋巴液在细胞间的空隙积聚而引致的慢性炎症。 淋巴水肿可能在接受乳癌治疗後几个月,甚至几年後出现。 进行乳癌手术或放射治疗,均会令淋巴结受损,从而阻碍淋巴液的流动。 调查发现有百分之五至五十六的患者,在接受乳房手术两年内,上臂出现淋巴水肿。
由於淋巴水肿属慢性炎症,早期症状会间歇出现:
淋巴水肿是无法根治的,但及早配合物理治疗如运动及淋巴引流,可减低患者在切除腋下淋巴後出现淋巴水肿的风险。
四种疗法
四种淋巴水肿治疗方法, 一般会结合使用以促进治疗效果。
温和的运动是日常自我护理重要的 一部分。其实,我们可以随时在日常 生活中进行简单的运动。不妨把日 程分成几个时段,每段之间稍事休 息,承托患肢,使之得以放松。 穿著压力袖/袜做运动,效果会更 佳。
做运动有三个好处:
运动量要适中,以感到舒适为标準。 慢慢做,并持之以恒。如运动过量, 会增加淋巴流量,令肿胀恶化,皮肤 变红、湿热。
按摩可分为人手按摩法及机器按摩 法两种。 治疗淋巴水肿的按摩方法与一般的 人手按摩方法不同。针对淋巴水肿 的按摩方法可以减少淋巴液在肿胀 部位积聚,使之得以自然散去,对治 疗水肿十分重要,但要确保按摩手 法正确才能收效。
不过,由 於每人的淋巴水肿情况不同,按摩的 力度、步骤会有个别差异,故适宜经 有关专业人员教导後才自行练习。
手术切除肿瘤是根治的主要方法,透过手术切除肿瘤及附近受影响的组织。
物理治疗师会为病人评估心肺及体能,根据其风险度身订造术前训练,善用轮候手术的「空窗期」作中强度运动锻炼,提升体格,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或减轻癌症治疗对身体带来的衝击。当中包括步行、踏板等带氧运动;利用哑铃、橡筋带锻练肌力。
此外,物理治疗师会在手术前先教授呼吸运动帮助病人预防肺炎等拼发症。这是由於使用麻醉药之後,病人肺部会产生较多分泌物,而手术後的疼痛感会瘫痪横隔膜 (Diaphragm) 的功能,阻碍身体进行腹式呼吸,使肺部无法有效地排出分泌物,增加感染肺炎等拼发症的风险。
病人应尽早离床活动及进行深呼吸咳嗽运动,以助减低肺炎胸部感染、静脉血栓的机会。
如手术的部位在胸或腹部附近时,病人亦会因害怕动到伤口产生痛楚而减省呼吸,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物理治疗师教导的呼吸运动能活动肺部每一个部分,尤其是肺底部分,好让分泌物能顺利排出。物理治疗师亦会教授咳嗽技巧让病人在不用害怕动到伤口产生痛楚的情况下能有效地排出分泌物。
另外配合病人的治疗作出相应的运动锻炼及後遗症管理,从而提升病人体能和生活功能,管理癌症及治疗过程引起的反应,如怠倦症、淋巴水肿等。手术後的肌肉委缩及关节僵硬最常发生於需要较长时间卧床的年长病人。如果没有接受适当的物理治疗及运动指导,恐怕难以回复应有的肌肉及关节功能,直接影响往後的生活质素及自我照顾能力,造成後遗症。
进一步强化体能,帮助康复者尽快回复正常生活。
头颈癌常见的治疗方式有: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放射线治疗、标靶治疗等。早期的肿瘤接受适当治疗後,存活率较高;而晚期肿瘤治疗的方式包括:肿瘤切除、颈部淋巴结切除手术、重建手术与合併化学与放射线治疗,预後相对早期肿瘤较差,且常发生治疗後的併发症,如:颈部僵硬与活动受限、肩部活动受限和疼痛、淋巴水肿、张口困难、吞嚥困难等。
大多数患者在接受重建手术後需要卧床数天,因此容易产生肌肉无力的状况,且伤口疼痛与紧绷更容易造成姿势上的变化,再加上术後接受放射线治疗容易造成颈部附近的肌肉纤维化,进而演变成肌肉紧绷与疼痛问题,因此若能在接受癌症治疗後,适时接受物理治疗介入,认真执行复健运动,应能有效改善关节活动受限与疼痛。
物理治疗师在手术後可以协助维持肺部清洁,例如教导深呼吸、排痰技巧;以及教导恢复性运动,协助及早下床活动。
手术後,在床上就可以做手脚的活动,像是手握拳放开,脚掌上下动的运动;如果状况稳定,建议渐进式及早下床活动,可以促进体能恢复,减少併发症的发生。刚开始先练习坐在床边,在不牵扯伤口状况下,开始四肢活动。如果没有头晕无力现象,可以慢慢下床走路。如果无力或不稳,可以使用助行器帮忙。如果在大腿有切部分皮瓣肌肉补到颜面部位,在伤口部位会以弹性绷带包紮。
颈部活动僵硬
在手术及放射治疗後,因疤痕沾黏与软组织纤维化,患者会觉得颈部活动僵硬,僵硬造成的姿势不良会进一步造成肩颈肌肉痠痛。颈部僵硬可透过牵拉运动。
手术後病友应开始做颈椎活动,颈椎活动包括低头、抬头、左有转与左右偏头,正常脖子活动範围低头下巴可以碰到胸骨,抬头鼻子可以跟天花板平行,左右转下巴接近肩膀,偏头时耳朵接近肩膀。如果有气切,则适可而止,不要挤压到或过度拉扯。放射治疗期间更要注意维持脖子的活动,可能在治疗期间,急性的疼痛与皮肤反应,在可以忍受的範围下,尽量维持肩颈活动度,伤口癒合後,再进行积极的牵拉,维持柔软度。
伤口沾黏与放射引起的纤维化是渐渐发生的,放射引起的纤维化,通常在一两年後越来越紧,不要以为现在脖子活动没有问题就没事,应持续每天做脖子柔软度运动,尽量维持,有变紧则要加强拉筋。
一般拉筋的建议是做到觉得有点紧但不痛的程度,重点是维持够久时间,大约需要20-30秒,一个方向要重複3-5次,才能有效拉开。如果刚开始很紧不舒服,可以先从拉10秒开始。如果拉筋完有局部变得更痛,或未达效果,可能是方式不对,此时可以请教物理治疗师指导。
肩膀无力与疼痛
颈部附近有很多神经,有时易因手术造成脊副神经受损,出现肩膀下垂、无力、疼痛等症状,後来容易变成肌腱发炎或五十肩。手术切除脊副神经後,估计有60-80%的患者会出现肩症候群,纵使後来改良手术保留脊副神经,仍有20-60%的患者会因手术过程中拉扯、压迫或缺血造成神经受损而出现类似的症状。神经受损预後与复原时间与损伤程度有关。如果术後发现患者有手臂无力抬起,尤其是肩关节向外打开举高(外展)的动作,动作特别无力。肩膀长期处於下垂状况,在手臂抬高动作常常很不自然,容易引起肩关节的肌腱(旋转肌)用力不当,造成发炎与疼痛,肩关节骨头相对位置不对,久了之後常常有关节发炎与活动受限现象(冰冻肩)。若手术後发现有肩膀下垂、无力或是肩关节部位疼痛现象,建议进一步评估神经是否受损,并可及早转介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的目标主要在维持肩关节活动。
任何癌症到了晚期,很难避免出现全身各部位的转移,最容易发生骨转移的癌症则是乳癌及摄护腺癌,其次为肺癌、甲状腺癌、肾癌、肝癌、头颈癌等,转移位置则以脊椎、骨盆最为常见,一旦肿瘤压迫到脊髓或荐神经丛,就会出现背痛、上下肢无力、肢体麻木疼痛,甚至半身瘫痪或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癌症扩散所引起的痛楚,是十级痛感中达到七至八分,而且痛楚令人坐立不安、辗转反侧,多种止痛方法无效。
脊椎内藏脊髓神经,是大脑控制四肢活动的唯一神经通道,一旦受损,病人可能永久瘫痪。
病人可以考虑穿戴脊椎辅 具、协助局部的固定,来改善疼痛控制。亦可以透过物理治疗来协助患者适应生活,可提高肌力,并透过合适的辅具(例如拐杖等)来维持正常的生活。物理治疗主要透过姿势的改善及运动的锻炼,强化关 节和肌腱的灵活度及功能,从而提升体能及生活素 质。低频电流可阻碍痛楚讯息的传达 体外刺激治疗-(透皮神经电剌激纾痛机)(TENS) 利用低频电流透过皮层刺激神经线,阻止大脑传译正进入的痛楚讯息,同时增强患处的血液循环,加上刺 激体内的天然止痛剂-内啡呔(Endorphin)的分泌,达到缓痛作用。
王:今天非常感激你跟我们分享了这许多。
邓:不要客气。
(於2021年12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