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衍空法師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高級院士
資料整理:胡寶玲女士
陳寶琼女士
王榮珍女士
簡介:
如何理解死亡?如何接受死亡?如何處理死亡?
佛學博大精深,在生死這個課題上更顯其智慧。我們走訪衍空法師,邀請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為我們闡述「佛眼看生死」,同時指導我們在面對這個最困難的課題時,怎樣能安然地處理。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如何面對死亡?
第三部分——照顧者如何幫助病人了解死亡、接受死亡和處理好死亡
第四部分——珍惜生命:死亡之前如何活出美麗的一章
第五部分——給照顧者的話
第六部分——結語
在談佛學看生死之前,可能應稍稍談一談宗教。而在談宗教 (religion) 之前,又應談一談靈性 (spirituality)。
以下是一個獲廣泛認同有關「靈性」的定義:
Spirituality is the desire and ability of a person to strive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oneself in the universe.
With this deeper understanding, a person would be in a better position to establish value and find meaning in life, handle difficult situations and develop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oneself and others.
靈性就是一個人有意願和能力去尋求自己於宇宙間的深層意義。當他了解到這種深層意義之後,他就更能夠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和找到生命的意義;面對困難的處境,並與自己和他人建立一個更和諧的關係。
人生在世,一般會追求金錢、事業、愛情、婚姻、家庭等等。但總有些人希望追求生命中更高層次的意義,特別是當他們有較多人生閱歷的時候。有些可能是覺得要爭取的已經爭取到,感覺不外如是;又或是爭取不到亦覺得沒有什麼大不了。希望尋找生命中更有意義的東西,就是對靈性的一種追求。了解死亡對人生的意義可能是一個推動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很多研究都指出,覺得自己生命有意義的人,活得更快樂,並活得更好。因為一旦要面對苦痛災難的時刻,如果覺得生命是有意義的,他們會較懂得怎樣去理解丶調適和應對,讓自己可較安然地承受痛苦,較平穩的渡過困難時刻。
年輕人通常比較自我,有些則對自己有很高的期許,會不斷鞭策自己,要追尋俗世間的所謂成功。隨着年紀增加,不少成熟的人會發現更應該追求的,並不是物質或成就,而是更需要跟自己及跟他人建立一個更和諧的關係。大部分宗教均是教導人應該對別人好——佛家的用語是慈悲;而基督信仰亦有「愛你的鄰居如同愛自己」的教義。
有些人會問靈性和宗教的關係。靈性並不等於宗教,雖然兩者有密切關係。
宗教通常有以下元素:
靈性則未必具有這些因素。不過,好的宗教都是講求靈性的,有其一套世界觀和人生觀。
佛教常言「四大皆空」,那什麼是「四大皆空」呢?既然「四大皆空」,那還有沒有「苦」呢?簡單來說,「四大」是指構成人身的四種元素「地、水、火、風」。這就是比喻我們的軀體——地比如骨、水比如血/體液、火比如「能量」和風比如「呼吸」;而宇宙萬象,每件東西,只要是物質世界的,莫不是這四種元素集合而成的。
人當然非常依戀 (attach)自己的軀體和感覺。但終極來說這些都是不實在的,因為這四大均只是短暫性的 (transient)、可改變的、可消失的;故說這一切「皆空」。我們要重視的是本質,或是終極的存在 (Ultimate state of existence)。
任何人、物、事的出現和存在(come into being) 都繫於某些因素和條件(factors and conditions)。當這些因素和條件是有利的時候,人、物、事便可以存在並或無往而不利。相反地,當這些因素和條件消失的時候,有關的人、物、事亦必消亡/幻滅。例如:歷史上著名的霸主例如亞歷山大大帝和成吉思汗,他們的崛起和存在均有賴於一些因素和條件;當這些因素和條件消失之後,他們亦相應離開塵世,他們建立的鴻圖大業亦自然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之中。然而,對平常人來說,一生追尋的並非霸業,而多只是「幸福」。而所謂「幸福」於很多人來說就是「如意、吉祥」。但人的「如意、吉祥」亦一樣是依靠一些因素和條件而存在,當這些因素和條件消失之後,人亦不能再「如意、吉祥」。這個時候人生便會有「苦」,「苦」是相對於「如意、吉祥」而出現的,人若不追求和依戀「如意、吉祥」的「幸福」,便不會覺得有「苦」。
佛教歸納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我們這裡主力想討論死亡的苦,其餘的苦就從略不贅了。
人一出生便會成長,不斷掙扎求存;受責任、虛榮、權力、金錢等慾望驅使,時刻跟人比較,恍如一根火柴燃點起來,直到最後消亡殆盡。這些「苦」有些是人一生下來便注定而不能避免的 (例如人總要承擔某些責任);但有些則是自己找來的 (例如是無盡的追求金錢或權力)。總的來說,人生在世,都避免不了各種的「苦」。
佛陀說人雖然不能完全「滅苦」,但尚有方法去「離苦」、「減苦」,這就要説到「苦集滅道」四聖諦了。簡單來說,「苦集滅道」的「苦」,是指我們要明白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真相,普遍存在;「集」是凡夫自身的愚癡無明加上貪欲等等而招集種種痛苦,是苦出現的原因;「滅」是消滅苦;而「道」則是滅苦的方法。
那在面對死亡的關口,消滅苦的「道」又是什麼呢?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和明白人生本是無常,萬物皆不會是絕對穩固的;相反地,是可隨時改變的。所以塵世間朝代可興亡、人亦有聚散;而有生就自然有死。
要面對死亡、克服對死亡的恐懼,第一件事就是去了解死亡。
痛苦源自恐懼和擔憂,克服痛苦的一個方法,即前面所說的「苦集滅道」的「滅」和「道」,就是「識死」,即多了解死亡,學會怎樣死得「安樂」。「安樂」在「身」的層面是指如何利用科學的進步來減輕肉體的苦痛 (那便要掌握更多更準確的醫療資信和知識,即出版本冊子之目的之一);而「心」的層面則是如何在驚恐、擔憂、煩惱和憤怒中,透過觀察、思考和學習,培養正知和正見,以達到心和理解的轉變,從而達到自在、無憂和安心。
面對死亡的三部曲可以包括:
一、了解死亡;
二、接受死亡;和
三、處理好死亡。
根據佛家的觀點,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的法則。所謂「死由生而來,有生必有死。」死亡是與生俱來的,人們一生下來便無法逃避。然而,由於我們習慣了生,亦不了解死亡,故不喜歡甚至害怕死亡。死亡意味著一個人在物質層面的消亡,我們因為害怕失去了自我,故會感到痛苦和懼怕。若然能明白和接受「有生必有死」的道理,便會諒解死亡。能學習放下自我,以豁達的態度為死亡作好準備,便不會被憂慮和恐懼死亡之苦所束縛。
抱有宗教信仰的人士由於對人死之後的去向有一定的觀念,一般對死亡不會感到那麼恐懼。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士也可透過修行,建立對死亡的認知,優化個人情緒而達致心安。
佛家也有從因果業報的角度去論述人的壽緣:「由壽量極故,壽盡丶福盡、不避不平等」。以下是我們簡單化的理解:
有人會問每個人的遭遇是否完全都是源於他的「業報」?佛陀曾說,如一個人堅持所有經驗皆源於業報,那真是「愚癡」、「不善巧」。過去的「業力」對生命必然有一定的影響,但現世的思想和行為對現在和未來都是會有影響的。所以,我們只可以說,人生在世,很多事情並非我們可以完全了解。然而,佛家認為我們現在做的事,是屬於積福,還是損福,是對壽緣有一定影響的。
前文提到「壽盡」而「時死」,本來是順理成章的;但面對死亡,不少人的心結是「捨不得」—— 覺得我在世上還有這麼多的好東西—包括我愛和愛我的人、財產名利等等,實在捨不得死!又或是不甘心——明明我努力積福做好事,為甚麼我還會得重病患癌?做好事為何沒好報?那麼不公平!
從佛家的角度,這心結是源於對自我和世事的執著,而不了解世事乃「眾因緣和合」而成,把事物過份簡單化了,而忽略了引致疾病和死亡的其他許多客觀事實。例如,上面提到那種毫不節制的生活習慣和態度,極可能是導致我們走向死亡的成因之一;而地球環境生態的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威脅,亦可能是人類一起幹的共業所引致的惡果。
因此,若說一切人生際遇都是出於自己過去甚至前生種的因,而不看世間真實的情況,只隨自己的偏見去理解,便會流於虛妄。既然我們無法掌握疾病死亡與前世果報的關係,便應將注意力放在當下,集中處理世間真實可知的事情,而不應受內疚和自責的情緒所困。
我們要明白人生無常是必然的,也必是苦的。死亡是生命中無可逃避的一支箭,你我也必會命中。我們期求的,應是願我們有能力和智慧去接受不能改變的事實,並常懷祥和安樂的心。月亮美不美,人生好不好,在乎自己怎樣看,與月亮本身無關。同樣,「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關鍵不在於山,而是在乎我們的閲歷和態度。做人時常固執堅持,只是跟自己過不去而已。
反過來說,為什麼一個人不接受死亡呢?讓我們借一個流傳甚廣的佛陀小故事來說明一下 :
「迦沙喬達彌與她唯一的兒子,相依為命。有一天,她的兒子死去了,迦沙喬達彌痛心疾首,瘋也似地,在市內找人救活兒子。後來她背著兒子的屍體,上山找到釋迦牟尼佛,求佛陀施法,使兒子死而復生。佛陀指派她,先回城內收集一些芥菜籽,但條件是只收集沒有逝者的家庭的芥菜籽,曾死過人的房子,其芥菜籽要不得。迦沙喬達彌一戶一戶的敲門,求取芥菜籽,卻發覺每一戶也曾有人過身。她最後悟透了死亡乃是人必經的階段,而所有家庭都有家人死去,便把兒子的屍體帶上山,一把火燒了,跟從了釋迦牟尼佛出家。」
佛陀不採用說道理的方式,卻利用親身體驗的方法,讓迦沙喬達彌透過自身的經歷和感知,去了解和接受死亡。如我們身邊的人同樣不接受死亡,不妨請大家跟他分享這個故事,讓他明白不接受死亡等同執意追求一種不存在的東西一樣虛妄。
如果病人能夠面對死亡和接受死亡,便不會再花盡所有心力去掙扎求存,而可變為較安然的去面對和處理好死亡。這可分為三方面:
我們不應等到最後的時刻才去為死亡做準備。大家可以想像:在混混亂亂、倉倉惶惶的情況之下,怎會做到恰當和明智的決定呢!
我們事前可有不同的準備,包括設立:
(詳情請參考「法律事宜」章節)
及早安排各項事宜,其共通的好處在於:
在靈性方面,病人可以考慮以下:
最重要的是處理好我們的心,務求安時處順,不違天道。緣聚而生,緣散而滅,一如四季變化,這是自然的法則。具體來說,我們可透過修行來建立正知正見,提升認知和心理質素,用道理去轉化感情,而不能容許由悲情去操控我們的理智,為情緒所束縛。
現在醫學已能夠有很多方法去管理痛楚。
(詳情可看「痛楚管理」章節。)
病人首先要深刻的檢視自己的真實取向——要問自己是否屬於不惜一切都要奮戰至最後一刻也不放棄的人,包括願意使用最新或最進取的科技以維持身體各部分的功能?是否屬意在多次搶救之後情況再惡化仍繼續進行電擊、心肺復甦等救治方法?須知道病情到了某一個階段,這些方法除了徒勞無功之外,還會引致什或增加病人的肉體痛苦。
如果病人理解死亡是生命中必須面對的一件事,到死亡來臨的時候安然接受,那可省卻不必要並痛苦的最後掙扎。而更重要的是,病人要預早清楚告知醫生和家人,以避免到時因大家不了解他的意願而一籌莫展,費煞思量。
然而,如病人屬於要戰鬥至最後一刻那類型,那也絕對沒有問題。自己的生命自己決定好了。
有些人因為極為懼怕死亡,便連想也不敢想,更遑論討論或了解。但是如果不了解,又如何能夠接受呢?
作為病人的照顧者 (照顧者可以是配偶、子女、朋友或義工),我們的責任在於從旁協助,加以引導;要訣是一定要有同理心,不宜直率或語帶批評的否定病人的感受,例如說:「你唔好咁怕死啦!」或是「你搞掂晒你啲身後事未?」這樣非但不能幫到病人,還只會令他反感、傷心,覺得無助。
以下是一些可以參考的說法:
-「哦,你害怕死亡,那非常正常啊!係人都驚㗎啦,包括我。」(建立共同的立場)
-「有時我都諗吓係人遲早都會死㗎啦,咁我又會點做呢?我諗第一就係搞清楚啲遺產,唔好麻煩到人或搞到家嘈屋閉。我就諗實..........你從來有冇諗過啊?」(引導他去思考,提醒他要做些實際安排)
-「我最擔心邊個邊個,因為佢咁倚賴我。」(由抓住他最著緊的東西開始,由淺入深,提醒他要為心愛的人和事着想)
(如果病人是教徒)「你估將來我哋會唔會喺天堂見面呢?又或者喺天堂嘅時候,大家個樣會唔會唔同左,會唔認得彼此?」(間接的接受死亡。由實際的事物開始,帶領到靈性的討論)
就算病人當其時對我們所說的完全沒反應,但其實種子已是撒下了,他閒下來的時候自然而然會一一思考。到他願意與你分享他所想的,你便可趁機繼續攀談下去。當然攀談是要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就是大家都要是平和的,千萬不要有任何勉強的成份。
有宗教信仰的病人,通常是較容易接受死亡的,因為他們對死亡之後自己會發生什麼事有一定的概念——例如基督教徒就相信自己會升天堂;而佛教徒就會輪迴。
作為照顧者,可以在適當時機試探病人可有意欲去多了解某一個宗教;有的話便替他安排。醫院的牧靈服務部門可提供相關的協助。如果病人有所猶豫,便可安慰他說:「聽聽無妨,又不是聽了就一定要相信,一切隨緣好了。」
衍空法師告訴我們他早年到南朗醫院做義工時,曾遇見他小時候家中的花王叔叔。叔叔那時的癌症已經到了末期,他告訴法師他本來的夢想是儲夠積蓄便退休回鄉過一些好日子,特別是想和同鄉一起「撐龍船」。但如今患了癌症,所有願望都變成無望,既遺憾亦不甘心。花王叔叔並沒有任何宗教信仰,已經信佛的法師便問他可有興趣多了解佛教,更鼓勵他多念念阿彌陀佛,花王叔叔欣然接受。及後,當他慢慢相信人在死後仍有後世 (after life),他便覺得他找到了「出路」,最後可安然的離去。在香港有不少人是在臨終前「皈依」的,可能是因為在中國人社會,很多人從小便有機會直接或間接的接觸佛學佛教 (例如,我們日常用語中也摻入了不少佛教義理如「現身說法、一塵不染、三生有幸、鏡花水月、心無掛礙」等等),所以有一定的熟悉感。
病人在離世之前找到宗教信仰,有助他們走得較為安然,而愛他的家人亦較為心安心寬。
有些人在早年做了很多壞事,到晚年會害怕死後有報應,會被打落十八層地獄。的而且確在佛家的角度來說,人的罪孽深重,特別是作了大惡的人,在死前的思緒會極為混亂,在腦海中會浮現很多可怕的情景。作為照顧者,那時候可以做的,唯有叫他懺悔、多念南無阿彌陀佛、念誦《地藏經》(地藏法門又稱懺悔法門,是專以懺悔罪業為修行的重點) 等等以期減輕罪孽,還應祈願阿彌陀佛接引得生極樂世界。
有些病人並沒有任何宗教信仰,覺得死後只有虛無或一片空白 (人死燈滅)。或是覺得自己整個人生沒有任何或太多價值,因而感到悲涼、無奈和迷惘。如覺得自己的人生沒有任何意義,那是非常悲慘的。
作為照顧者,我們可以從閑談中幫助病人建構其人生意義,例如:
「你都幾好呀,憑自己一個人養大幾個仔女,個個都好生性。/你份人咁好,艱難時期都好肯幫人,周圍啲人都好鍾意你。/你辛苦左幾十年都好值吖,事業上咁成功,栽培左咁多人。」(跟他談及他的往事,看看有什麼是他覺得值得驕傲的。)
如果是自己的父母,可告訴他你是如何在他們的蔭庇和培育之下長大和建立自己的美好人生,並衷心致謝。如果病人有什麼自責或遺憾的地方,便盡量開解他,處理他的負面情緒。例如說:「你後來也向他道歉了,他不會再介意的了。」
我們應該做的,是幫助病人整理他的人生、建立美好的回憶,協助他建構 生命的成就感 (sense of fulfillment),使他聚焦或重新聚焦在正面的人、事、物之上,從而誘發正能量,好讓他在臨終前有一個平和健康的心態,即是正念。依佛家所說,健康的心態對臨終的人來說是舉足輕重的,可令他較安然的面對死亡。
正如上文所說,人在離世之前的心靈狀況取決於兩個因素:
一、他一生做的業:即他一生中做過的好事、善事、令他滿足的事。的而且確,如果一個人一生做過太多壞事,他的心靈必不寧靜。
二、他臨終前的一念:如果病人在離世前 (或之前的一段日子) 想的都是好事和善念,那麼他心靈自必祥和。
到死亡來臨之際,「善心死」和「不善心死」是極不同的。前者命終狀態是想著做過的好事,別人也想著他做過的好事;思想是正面的、心態是健康的;那氛圍是安詳、慈悲和感恩的,也令人向善。人心安樂了,肉體也就沒那麼辛苦。相反,一生囿於貪瞋癡者 (貪是貪心;瞋是仇恨、癡是無知),臨終時的畫面會很混亂,在仇恨苦惱中掙扎,是很痛苦的。
照顧者如果能幫助病人在心靈上作好準備、積聚正念,那麼病人離去的時候也是安祥的。就算是病人臨終前已不能說話甚至張開眼睛,親人依然可在他耳邊告訴他他們是如何的愛他;亦可誦經令他感到平安有依靠;我們相信病人是依然能夠接收到的。曾經有科學研究指出,在病人耳邊念誦南無阿彌陀佛,相對沒念或念其他語句的,從他們的腦電波可以看得出,獲念誦南無阿彌陀佛的人的腦電波,明顯的與其他人的有分別,是較為安祥的。
上文談到如何了解死亡、接受死亡,及處理好死亡。在安頓好以上之後,便可坐下安然的想想,餘生還有一些時間,雖然不知長短,但實屬珍貴,我們應該和可以怎樣好好利用它呢?現在讓我們討論一下珍惜時光,珍惜生命吧。
作為照顧者我們應該鼓勵病人活在當下,並和他一起活在當下。
雖然病人患了癌症,但沒有人知道死亡會在那一刻降臨——它可能只在轉角,但亦可能還在遠方。與其把自己困在無邊的恐懼中,不如放開懷抱、活在當下。不止要「活在當下」,還要「活好當下」。
生命很重要,沒有生命就沒有機會做任何事;而生命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是有限的,亦無常的。故此我們沒有許多空間去頻頻犯錯,也沒時間讓我們苟且渡日。我們不可流失太多機會,而是要把握最後機會去做令自己快樂的事,或是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
如病人覺得來到世上走一轉,總該遺留一些好的東西。那我們便該把握機會與他一起去關懷別人、與別人分享自己所有的;這就是布施。布施可以包括分享財物、捐贈予有需要者。如果病人是想這樣做,照顧者應該替他籌謀。西方的概念亦有遺贈世人的傳統 (legacy)。
照顧者不斷去照顧病人,那麼有誰來照顧他呢?他又應如何在失去親人的恐懼中自處呢?
從科學的角度看,照顧者應了解死亡的過程,這有助我們透過明白了解去做好心理準備。若我們懂得甚麼是死亡的客觀現象,我們較易明白和接受自己愛的人將要離去的時間已不遠了;而在這一天來臨之前,我們應盡最大的努力照顧他、愛護他。
作為照顧者,也要學會體諒和了解 —— 體諒的不單止是病人,也包括自己;我們個人的能力有限,總不可過度苛責自己或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在了解緣生緣滅的局限的同時,要常存感恩的心,這正向的心理狀態,對自身健康尤為重要。
到終極的一天來臨之時,我們可以憂傷,因為傷心是正常的、合理的。但我們不要過度悲憤,亦不可任由哀傷淹沒我們的一切、甚至摧毁自己 (和自己家人) 的健康和人生。要盡量保持起居生活正常,讓時間慢慢去消化和處理憂傷。生命會緣生緣滅,情緒哀傷也如是,正所謂沒有下不停的雨。建立健康的情緒丶心境和態度,才可不再執著於「我」而邁向放下得自在。
面對生、老、病、死的現實,了解人生的短暫性,那麼我們平日可以怎樣修行呢?未信佛的人,就從學佛開始吧!已信佛的人,就該時刻修行,實踐持戒 (守規矩戒律,止惡生善)、布施 (慈悲為懷,予人快樂,拔人痛苦) 等等,並學習佛法僧三寶。
用簡單的話來說,我們要發願和力行,即要發善願,許善心,行好事,嚮往好的事物好的世界,並要時刻以此為念及付諸實行。有好的願力 (訂定目標願望)、念力 (專心一意,用功銘記,維持正念) 和善念 (憐憫體諒助人),自會有具大修行的人來眷念你,幫助你。
選擇是很重要的,我們做事要有方向、有計劃、不浪費時間,才可給生命賦予意義,活出「生如春花之絢爛,死如落葉之靜美」的多彩人生。
面對生死,我們要處理的是我們的心,由關懷我們的心開始,學習不執迷於「色身」的物質層面。培養智慧覺醒之心去分辨那些是不能改變的事實,那些是可以改善和優化的情況。培養慈悲之心,以播下善的種子,把握生命,廣結善緣,這樣才可以達到生死兩相安。
讓我們珍惜生命此刻,明白和接受自然法則,心無掛礙: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於2021年5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