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良醫生
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會榮譽會長
註冊西醫
註冊中醫
訪問:王榮珍女士
簡介:
在這篇訪問中,余秋良醫生和我們宏觀地分析西醫和中醫在理念上的分別,包括在治療癌症方面的不同之處。同時亦談一談很多癌症病人關心的一個課題——「戒口」。
第一部份——基本概念
第二部份——西醫和中醫在理念上的不同
第三部份——中醫和西醫如何理解癌症
第四部份——營養和食療
第五部份——心理的角度
王:今天我們討論的課題是中醫治療和中西醫藥結合,我很高興請到余秋良醫生來接受我的訪問。
余醫生,多謝你。
余:不用客氣。
王:我知道你是一位專科醫生,由兒科專業擴闊到其他科,亦都是一位註冊中醫師,所以想和你討論一下中醫和西醫的相同和差異的地方。
或者我們從基礎講起。先談一談西醫治療的基本理念?
余:
西醫是現今疾病治療的主流醫學。它的發展的根基不斷演化,函蓋:
・解剖醫學、
・胚胎學、
・生理學、
・生化學、
・藥理學等。
無論是在診斷或治療,西醫講求局部的精確探測及對症治療。
在診斷方面——醫生尋找具體直接「可測見」(detectable)的病因、病位等作為「靶點」治療。同時亦以臨床觀察和藉助儀器、生化、檢驗來探求病理。
在治療方面——則用切除、替換、藥物、生物、解剖、物理等方法來醫治病症。
西醫治療的優點是標準統一、精準,同時由於標準統一,方便借鑑跟進(follow up)。
王:那麼中醫方面又如何?
余:中醫收集各種資訊,由望、聞、問、切四診法開始,「局部」(病人有病的器官)與「整體」(病人整個健康狀況)一併考慮。
王:可否較為詳細解釋有關過程?
余:大概有以下幾個主要元素:
- 中醫的醫學體系以陰、陽、五行理論為基礎,結合人體的精、氣、神相生相剋,互為表裡,互相作用的特性;
- 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法,辨別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情;及
- 根據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因,歸納出証型,辨證施治。
王:中醫和西醫當然很不相同,可不可以和我們簡單介紹最不同的地方?
余:中醫和西醫各有所長,各有側重。
西醫重視從外源性(exogenous)問題來分析疾病。多年來藉著科技對環境深入分析/了解,細分類別,成為現今世界共同知識,清楚處理因環境而引致的疾病因素,例如細菌或化學污染等。
同時西醫較為專注尋找某一個部位或器官運作出了的問題,所以思維框架較為「局部」。
中醫也重視外源問題,所謂「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但沒有炎症(inflammation)、病菌(bacteria)、病毒(virus)之說。而且中醫認為往往是人體內部先出了問題,從而招致外邪入侵。
中醫治療側重「內源性」、功能性,理念就是疏通經絡、解除淤堵、平衡陰陽。更在健康方面,講究五臟六腑,人與自然界的和諧。
王:可否將西醫和中醫結合,為病人帶來更大的好處?
余:如果能夠結合「西醫辨病」、「中醫辨證」來替病人診斷疾病.便可以把中醫「整體」的主觀認知與西醫「局部」的精確測量互相結合。
中西醫如果沒有門戶之分、結合大家的優點,去認識疾病的本質,把矛盾歸結、審時度勢、揚長避短的為病人醫治,便為病人帶來最大的裨益。
王:余醫生,你本是一位兒科醫生,不如我們就先找一種常常困擾小朋友的疾病來討論,就是「濕疹」。
余:好的。
王:從西醫角度如何理解濕疹?
余:「濕疹」泛指一些急、慢性皮膚炎症。
基本成因是「皮損多形」,即是皮膚出現不同狀態的皮疹(polymorphic),先有急性皮炎之破損或滲液狀態,繼而出現慢性皮膚增厚粗糙。濕疹可根據不同病因或皮疹形狀再細分類。
濕疹的特點是對稱分佈(symmetric)、多形損害、劇烈瘙癢及反覆發作。
其中的「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與過敏體質及遺傳性皮層屏障(skin barrier)變化有關。
治療方面以「外治」為主,就是外塗滋潤藥膏讓皮膚吸取好的油脂水份,從而減低致敏原入侵的機會。而當皮膚紅腫發炎時,醫生就會以適當的藥膏(可以是類固醇或非類固醇)控制。有時病人亦可口服具有抗敏和止癢作用的抗組胺類(antihistamine)藥物去控制病情。
至於最嚴重及頑固的濕疹,醫生可使用免疫抑制劑,甚至生物製劑。
除了藥物治療之外,西醫亦可用檢測方法替病人找出致敏原,那麼將來病人便可盡量避免接觸而減低病發的機會。
王:中醫方面又如何?
余:中醫看濕疹,認為多數與患者先天稟賦不足有關(例如遺傳性過敏體質)。患者皮膚腠理不密,衛外功能不固(即保護能力差),易受風、濕、熱等外來氣侵襲,聚結於皮膚而發病。
脾胃濕熱亦是濕疹發病的常見病因,又或是肺氣風毒,兼挾風邪,邪毒客於肌膚。簡單來說就是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有問題。
外因多與地理位置、氣候因素、四時風寒暑濕燥熱之邪氣相關。所以有些病人在香港沒有太大問題,但移居英國後病情就嚴重得多。
從中醫角度來看,濕疹可分兩大類:一類是「濕性」的,另一類是「乾性」的。由濕、夾熱、夾寒、血虛、風燥等所導致。
「濕性」的患者多為兒童,皮疹多見為針頭大丘疹和水皰,部份融合成片,輕度浸潤,多集中在肘窩、膕窩。而「乾性」或血燥症的患者則多為成年人。
治療方面,中醫「標本同治」,主要是以治內為根本,再配以外治法。
「內治」方面,一般以清熱涼血,祛風利濕,潤燥止癢為治法。目的是調理臟腑功能,將肺、脾、腎功能恢復正常。水濕得以正常運化,身體重新回到平衡狀態,濕疹自然緩解或消除。
同時中醫亦重視病人戒口。
「外治」方面,使用中藥外洗劑/膏劑,或配合針灸,加強經絡疏通,增強祛濕通道,幫助機體導邪外出。
王:中西醫側重不同,可配搭嗎?
余:中西醫治療濕疹,從多層次解決皮膚問題。中醫師則側重改善病人的整體身體狀況。
可使用「西醫辨病」(皮膚病變),加上「中醫辨證」(即了解身體整體狀態)來診斷疾病。
當皮膚有感染時,如病情急劇以治標為主、以西醫藥消炎,例如按需要使用抗生素,之後可配以中醫治療。
王:現在就談談我們的主題——癌症。請問西醫和中醫分別如何理解癌症?首先談一談西醫方面。
余:癌症是細胞生長繁殖失控的一種疾病。身體繁殖新細胞之時,機制不正常令細胞失控地異常分裂和增生,形成腫瘤。而這些增生的癌細胞可以侵入周遭的組織,甚至侵入身體的其他器官(即轉移)。
那麼機制為何會不正常呢?這可以是因為先天或後天的因素。在先天方面,可以是經遺傳得到缺陷基因。在後天方面則可以是因為吸煙、肥胖、不良飲食等因素。
有兩種基因和癌症的形成有關,第一種是致癌基因(oncogene);第二種是抑癌基因(suppressor gene)。癌症的形成往往由數種致癌基因的活化或數種抑癌基因的功能喪失所累積而成的。
王:知道了成因,治療方面又如何?
余:從西醫角度來看,最直接是消滅癌組織。主要有割除(即外科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和賀爾蒙治療等。
疼痛控制與症狀控制亦是癌症治療中重要的元素。紓緩治療對晚期癌症病人相當重要。
王:那麼中醫方面又如何?
余:從中醫角度來看,癌的發病主要是由於臟腑陰陽氣血失調,在「正虛」的基礎上,外邪入侵;或痰、濕、氣、瘀等搏結日久,積滯而成。
中醫亦說如不良飲食或情志因素長期存在,可引致機體的陰陽失調,正氣衰退,創造了癌症生長的條件。而癌症的迅速發展,又進一步耗損正氣,令臟腑氣血失調,更產生了一些病理性因素,如痰結、濕聚、氣阻、血瘀、鬱熱等。
即是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令癌症不易治癒。
從中醫角度來看癌症病人可分為不同的「症型」,例如:熱蘊毒聚型;氣滯血瘀型;濕痰蘊結型;臟腑失調型等。不同症型有不同治療方法。
王:那麼治療方面又如何?
余:中醫辨証論治,要提高病人的自身免疫功能(正氣)、調整人體內部平衡,從而增強抗癌能力及控制腫瘤的發展。這就是「扶正」。
除此之外,中醫亦希望能在某程度上直接滅癌,這就是「祛邪」。
但如何確定「扶正」與「祛邪」的主次,便要根據患者體質強弱,病程早晚而定:
總之從改善患者身體狀況、及治療疾病症狀兩方面著手。
王:余醫生,我相信作為一個中醫,一定是常常有病人問你「戒口」的問題。其實中醫和西醫在飲食上的確有不同的地方。
可不可以和我們解釋一下西醫營養學和中醫食療的分別?
余:營養確是一個重要的考慮。無論是中醫或是西醫,為了病人的健康,飲食都有應食和不應食的,即所謂「宜食」和「忌食」。
均衡飲食是癌病飲食的基本原則,穀物、肉、魚、蛋、豆、奶均為重要營養素。除此之外,微量營養素包括維他命和礦物質都對身體非常重要,所以要多吃新鮮蔬菜及水果。
如病人因為疾病或治療而身體有變化,例如口腔潰爛、肚瀉、腸胃頂滯等,照顧者便需按有關情況為病人準備食物。
中醫以辨證論治,看病人身體狀態而訂定食物需要,並在其中加入不同食材以固本培元或是抗癌。
同時,中醫食療亦講究「戒口」。
王:或者我們用一些具體例子來討論。
譬如我們常常聽說海鮮是「發物」,但是西醫覺得海鮮可以提供很多寶貴的蛋白質。那我們應怎樣理解呢?
余:「發物」可說是中國古代民間的說法,沒有科學研究顯示「發物」會影響病情,西醫自然也沒有這個概念。
作為中醫我本身也不認為海鮮是「發物」。但由於有些癌症病人本身對海鮮敏感,進食海鮮可能會加重病情。
同時烹調方法亦極為重要。例如有些人在煮海鮮的時候,加上辛辣燥熱的香料,這便對癌症病情不利。又例如烹調時是連殼煮、那病人吃的便不只是海鮮的「肉」,還吃掉內臟或者其他廢物、引起身體不良反應。
王:肉類又如何?例如中醫說癌症病人吃牛肉不好,那又如何?
余:可能因為牛、雞、蟹等含有高脂肪及高蛋白質,中醫認為均是「熱物」,認為癌症病人不適宜吃太多「熱物」。有時按病人特有的情況,的確是在選擇食物中有一些特別考慮。
不過有一點我想說的是:當癌症病人去看中醫,被告知要戒牛肉;但當看另一位中醫,又說要戒豬肉或雞;再有朋友告訴病人不要吃海鮮,結果病人什麼也沒有得吃。
說到尾是應該採取均衡飲食、中庸之道,太極端是不好的。
王:中醫有「熱、寒」這個概念,是什麼意思?西醫又怎樣理解這個觀念?
余:中醫寒熱的概念是「八綱」「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寒證」是指感受寒邪,或陰盛陽虛所表現的證候。具體地說,寒證是指一組有寒象的症狀和體徵的證候。
(臨床表現分表寒、里寒、虛寒、實寒,故各類寒證證候表現不盡一致。病人一般具陽氣溫化不足的特點——惡寒喜暖、面色蒼白、肢冷踡臥,口淡不渴、痰、涎、涕、便清稀,舌淡苔潤等。)
「熱證」是指感受熱邪或陽盛陰虛。具體地說,熱證是指一組有熱象的症狀和體徵的證候。
(臨床表現方面,各類的證候表現也不盡一致。病人一般具津傷不足和熱擾心神的基本特徵——惡熱喜冷、口淡喜冷、頂紅目赤、煩躁不寧、痰、涕黃稠、小便短赤、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而乾燥等。)
西醫現在較為接受「陰陽」,但對「寒熱」仍然沒有什麼認識。
王:我聽過有癌症病人認為需要吃少些去「餓死」癌細胞,甚至是「斷食」,但是這會不會令病人缺乏營養?
余:在「餓死癌細胞」這方面,不同人有不同理解。但若是不吃不喝,癌細胞沒死,人卻先餓死了。
戒食不能「餓死」癌細胞。斷食來「餓死」癌細胞亦沒有醫學根據。
王:如果癌症病人想選擇食全素,你會贊成嗎?
余:如癌症病人本身並非素食者,便不需因為患了癌症而改為吃素。如癌症病人本身一直是素食者,便可以繼續吃素,但需提防營養不均衡、體重快速下降。所以素食者需要找營養師檢視自己所吃的食物能否提供足夠營養,去維持一個強健的體魄接受治療。
另外一點就是香港人食素很多時「齋心唔齋口」——吃的雖是植物,但卻加很多辛辣香料或是添加劑,這都是對身體沒有好處的。
王: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湯水」,我們中國人是很信湯水的,但是病人患癌症的時候如果喝得太多水會不會有問題?會不會因湯水佔據了病人胃部大部份的容量,病人便沒有胃口再吃其他東西。
余:湯水本身沒有問題。雖然很多中式湯水是沒有太高營養成分的。
但是湯水亦有好處,例如開胃,又或是病人如果因治療而常常口乾的話,喝湯水會令他有舒服的感覺。
但如果病人自己本身有問題(例如腎臟),那就要另外處理了。
最終還是那句——要平衡、要適可而止,不要極端。
王:談完食療這個極實際的課題,想談一些心靈方面。
余:西醫和中醫均認同一個人的情緒會影響健康狀況。西醫用的詞彙就是「情緒」(psychological or mental state);中醫用的詞彙就是「情志」。
王:如果癌症病人的「情緒」或者「情志」出現了問題,那從西醫和中醫角度又可以怎樣幫助到他呢?
余:病人有情緒問題,從西醫角度來看有一套既定模式,就是Bio-psycho-social Model,即包括「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
總的來說是希望幫助病人在這巨大的衝擊中,尋回自主、離開恐懼、悲傷或精神困擾。
從中醫角度來看,「情志」問題是病人「心」、「肝」所主的神魂加上本身五臟六腑氣血不佳,再因應病人本身的七情六慾反應,引起身、心病情。
而身和心的健康是相互聯系而不可分割的——臟腑功能失常,便影響精神情志,兩者互動更引起惡性循環,加重病人病情及影響治療效果。
所以中醫認為需要整體改善身與心、臟腑氣血及精神意志。
王:余醫生今天非常感激你接受我的訪問,和我們分享了那麼多!
余:不用客氣。
(於2021年12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