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者锦囊

实际

正常饮食——

摄取足够营养。

尽量保持稳定情绪——

不要过度忧心、焦虑,这无补於事,只会引致恶性循环。

减低但不要完全断绝社交生活——

否则容易诱发抑鬱情绪。

努力学会接纳——

在伤心焦虑中努力(知道很难!),接受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经阶段。

寻找正确可信的知识——

很多志愿机构在网上或通过公共教育提供不同资讯。照顾者亦可谘询专业人士,例如医生、护士等。

足够睡眠——

如失眠问题太严重便须谘询医生。

不要过度恐惧——

如有严重情况,例如焦虑症,便需谘询精神科医生或临床心理学家。

找信任的人倾诉——

可纾缓压力,亦可通过与他们分析,更好处理问题。

如适合可从宗教中寻找慰藉——

如病人有兴趣可作出安排,大部份医院都有牧灵/院牧/院侍。

有系统策划照顾病人的安排——

例如覆诊、交通、饮食、家务、照顾老人和小朋友等。

适当运动——

维持身心健康,如可能去郊外,更能通过大自然纾缓压力。

寻找替补和喘息空间——

例如一周有一天全日由他人照顾病人,给自己空间做喜爱的事情,例如行山、睇剧、看戏、听音乐。

替病人处理各方面的「俗务」——

例如病假计算、停薪留职安排、水电煤帐目等。

为照顾者建立正向情绪和建构人生意义——

例如告诉他你多麽感激他、他的人生多麽有意义。

正向情绪是力量泉源,不要留待日後病危时才处理。

和其他家人做好分工——

最好找一位备受尊重的家人作为统筹,安排各项分工。

足够休息——

确保有足够睡眠和「放空」时间。

与病人和其他家人保持良好沟通——

坦诚可令大家正视问题,照顾者亦不需要承担所有压力。

适当关心爱护,并不代表「过度紧张」,後者只会增加磨擦、误会。

作为病人与外界沟通的桥樑——

「社」包括的层面很大,包括病人的亲戚、同事、朋友、教友、生意夥伴等。

很多人真诚关心病人,但病人没有心情和能力去处理,照顾者可作出适当安排。

有机会做好五道人生——

道谢、道爱、道歉、道谅、道别。

做好财务安排——

例如保险索偿、评估可承担的财务负担、筹集医疗费用等。

最重要原则:「量入为出」。

学习纾缓技巧——

例如瑜珈、静坐,就像我们的手机都要「叉电」。

时常覆检个人状态——

如果压力太大,便需寻找支援,例如医生、社工等,千万不要「死顶」。

尽量令病人过正常生活——

虽然病人患病,但照顾者也要令他觉得自己还能尽量「正常」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和他谈「正常」的话题,例如小朋友上学的情况、市面状况等,不需所有对白都与疾病有关。

努力活在当下、活好当下——

「活在当下」是一个人自身而言,好好过日子;「活好当下」是不单自己活得好,如果有能力还需令别人活得好,例如很多癌症康复者或长期癌症病人都积极做义工。

法律安排——

平安叁宝:遗嘱、持久授权书、预设医疗指示。

上述不需要一个人病危时才做,一早做妥更心安理得。

病危时病人可能已没有能力处理妥当。

善用时间——

-订立工作优先表——如非必要便不做了(例如熨衫);及

-善用社区资源,例如上网购买日用品。

为自己和病人製造「小确幸」——

例如买怀旧的零食分享,带来欢欣情绪,冲淡持续的负面情绪。

   

寻找适当支援——

例如医务社工、志愿机构等。

坊间亦有私人服务,包括陪诊、居家护理、物理治疗等。

尽量维持自己正常生活——

将照顾责任融合其中,这样才可以确保「持续性」。

不要吝啬向病人说你爱他——

在惊涛骇浪中,病人知道有人这麽爱惜自己会感到非常欣慰,(及有安全感);照顾者亦通过坦诚抒发感情而感到安然。

 

 

 

温馨提示:照顾者要好好照顾自己,否则病倒了,谁去照顾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