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亮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
访问:王荣珍女士
资料整理:陈珑医生
何仕扬医生
林善雅女士
简介:
在这篇访问中陈家亮教授和我们详细解释消化系统的运作和大肠癌的各方各面,包括大肠癌的种类、徵状、检测及治疗方法,以至治疗後的副作用和可以如何处理。同时亦和我们解释如何能够从小通过健康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减低大肠癌的病发机会。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肠癌的种类、徵状和检测方法
第三部份——大肠癌分期和治疗
第四部份——治疗的副作用
第五部份——如何预防大肠癌
王:教授,今天非常感激你接受我访问,和大家谈一谈大肠癌。
陈:不用客气。
王:首先可否和我们解释一下「肠癌」(或是「肠道」)这个名词?对普通人来说,有时说「大肠」、有时说是「直肠」、「结肠」,甚至是「小肠」。可否和我们解释一下。
陈:其实当我们说「肠癌」的时候我们说的是「大肠癌」,就是由盲肠开始一直到最末端的直肠。所以当大家说「结肠」、「大肠」、「直肠」等其实都是指大肠癌。不过直肠就是在大肠最末端10厘米的地方。
至於小肠癌是非常罕有的,就算中文大学是一间教学医院,我们一年见到的也不过是一、两宗罢了。
王:了解肠脏是整个消化系统的一个部份,我们普通人都大概了解消化系统的运作:就是从口吃入食物,之後又排出来。但是消化系统还包括肝、胆、胰,可不可以和我们解释一下。
陈:人的消化系统就像是一条管道:「有入有出」,亦有点像一条蟲。随着进化管道生出一些旁支,就是肝、胆、胰。
从消化角度来看:
-病人首先进食,食物进入胃部被磨烂;
-跟着进入小肠被吸收;
-而大肠则有储存和排泄的功能。
除了以上之外,消化系统还有肝、胆、胰。大家都了解肝脏有很多重要的功能,而胆则分泌出胆汁帮助消化、特别是消化肥腻的食物。
胰脏亦是非常重要:除了消化功能之外,它还会分泌不同的荷尔蒙,一个最重要的就是胰岛素,负责控制我们的血糖的。
所以消化系统除了消化功能之外,亦对於维持整个身体平衡状态及新陈代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但是我们可能会疏忽的——-现在大家面对新冠肺炎都非常关注自己的免疫能力。那麽免疫能力是从那裏来的呢?原来免疫能力是和我们的肠道有非常大的关係。
在我们的肠道内有过万亿的细菌,它们主宰一个人的免疫能力。所以除了消化、吸收和排泄等功能,大肠和一个人的免疫能力有著莫大关连。
王:现在我们进入正题谈一谈大肠癌。请教授和我们宏观谈一谈:例如是肠癌的种类、徵状、检测方法等等。
陈:在种类方面,绝大部份或90%的大肠癌病因是是肠道黏膜的腺体病变形成息肉,这些息肉本来是良性的,但随着时间它们会演变成为恶性。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罕见的种类,例如是淋巴腺有淋巴癌;内分泌亦可能有癌细胞而演变成为肠癌。有时因为病人其他器官有癌而转移到肠道,但这些都是非常罕见的。
王:所以大肠癌主要都是「原发性」(primary) 的,而很少是转移(metastasis)的?
陈:对。绝大多数是肠道自己生出癌细胞,而过程是经过漫长岁月,兼且是有迹可寻的。
为什麽我们说「有迹可寻」呢?这是因为最初是非常微细的息肉,跟着便越长越大,而其中有不同的病变,最终成为癌症。这个过程不像其他癌症——例如肺癌。在肺癌方面,一个人可以每年都去照肺,但当他在照X-Ray时发现有黑影的时候,治疗可能已经很迟。
很多癌症是无迹可寻。但是大肠癌是绝对有迹可寻、可以在早期发现甚至是预防得到的。
王:请问为什麽大肠癌的数字会上升?有什麽高危因素?
还有一个现象我不明白,既然大肠癌是可以很早发现甚至避免,应该是不太难处理的癌症种类;但另一方面大肠癌却带走很多人的生命。为何有这个矛盾的现象?是因为很多病人讳疾忌医?或是这种疾病真是很多人会患上的?
陈:第一是人口老化。
第二就是我们饮食习惯。在70、甚至是80年代,大肠癌是很罕有发生在我们中国人身上的。市民饮食习惯越来越西化是一个主要理由。
同时就算在医学上我们已知道大肠癌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有迹可寻和可以避免,但都需要令市民拥有对疾病足够的知识。而有时就算是有知识亦未足够,因为很多时我们就算是知道什麽是对、什麽是不对,亦不代表我们会全部遵守。所以市民除了是有知识之外亦都需要有决心采取适当的行动。
王:除此之外,家族遗传是不是一个因素?
陈:很多病人知道自己患上大肠癌都会说:「我家族中没有人是患这种疾病的,为什麽我会有?」其实在香港甚至是全世界很多地方,75%的大肠癌病人是没有家族历史的。换句话说多是自己「单独」的个案,只有小撮人是家族中有患大肠癌的成员。
不过如果是家族中有人患大肠癌的话,那麽当事人患大肠癌的风险的确比常人高,需要尽早进行检测。
最重要的是大家不要因为家族中没有人患过大肠癌便觉得自己一定OK,而不进行适当的检查。在踏入一个适当的年纪(例如是50岁),便应该进行检查。
王:请问大肠癌有什麽徴状?
陈:传统来说大肠癌的徵状包括:
-大便习惯在这几个月和以前很不同;
-大便出血;
-肚痛或不适;和
-体重减轻等。
但是如果有这些徵状出现而病人又真是大肠癌的话,往往是已经去到较後期。
大肠癌在早期是没有徵状的,如果病人等到有徵状才去检测、才去求医,往往是迟了。
王:现时在香港发现的大肠癌,多数是早期、中期或是晚期?
陈:在数年前香港政府还没有引入大肠癌筛查之前,不幸有 90%的大肠癌都是属於後期的,早期只是占10%。但随着政府推出人口普查,鼓励50岁以上的人士进行筛查,我们已见到情况有所改善:现在有超过20%的大肠癌是在早期被发现的。我希望随着更多适龄人士愿意接受普查,会有更多大肠癌是在早期被发现,而病人通过适当治疗得到痊愈。
王:大肠癌是如何检测的呢?
陈:检测方法可以分为「非入侵性」和「入侵性」两类。
「非入侵性」方面主要是大便检测,而大便检测又多是隐血检查。隐血就是指肉眼看不到,但可在化验室以技巧侦察/量度得到的血。这个方法是非常敏感的。但有时就是由於太敏感,病人有痔疮或大便较硬而产生「痾损」的情况,都会产生所谓「假阳性」现象。
近年来医学昌明我们多了新的检测方法,例如从大便内的细菌组合或微生态改变,可以知道当事人有没有癌症甚至是早期病变。这样就可以适当取代入侵性的方法。
「入侵性」的方法主要就是内视镜检查(colonoscopy) 。就是把一个内视镜放入病人的肠内,完完全全的看到有没有我们最害怕的癌症,或者只是息肉。如果有任何怀疑就可以抽组织化验,而如果有息肉就的话就将它「连根拔起」。这是将诊断和治疗「二合为一」。
但是照肠镜亦有不好的地方,因为它具有入侵性,所以大家会有忧虑:例如忧虑过程可是非常辛苦或是有任何风险。同时在进行之前病人需要服食泻药去「洗肠」,这是很多人都非常不喜欢甚至因此拒绝不做。
王:现在就让我们探讨一下大肠癌治疗。
我了解视乎大肠癌的不同期数病人会接受不同的治疗。可否请教授和我们解释一下大肠癌的分期 (staging) ?
陈:大肠癌分为四期:
第一期:这是最早期而癌细胞维持在大肠的黏膜内,是完全没有任何徵状的。
如果是大肠癌早期,现在我们有非常先进的内视镜方法去解决,是不用做手术甚至是微创,就好像是用「片皮鸭」方法的把癌细胞「批掉」,病人不会有伤口而第二天便可以出院。事後亦不需要有任何跟进治疗(例如是化疗)。
第二期:这时癌细胞已不是停留在肠的黏膜层内。
大肠是有数层的,就像是我们吃的「千层糕」一样。在大肠癌二期时癌细胞已侵蚀到肌肉层,需要用手术切除。在手术切除後把两截肠接驳回、治愈率有80%至90%。
病人在手术後亦是不需作跟进治疗。
第三期:这时癌细胞已扩散到周边的淋巴核。
除了要用手术去切除被影响的肠道及淋巴核之外,病人还需要进行跟进治疗例如化疗。这是因为周边的淋巴核已被影响,所以忧虑那些微细的癌细胞已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份。
第四期:这时癌细胞已转移到其他器官例如肺部、肝脏甚至是大脑。
在这个阶段要治愈病人是极端困难的。以往第四期病人只有数个月时间,但随着我们有先进的化学治疗和标靶治疗,现在病人的存活期可以由数月至两、三年左右。
所以我重申及早检测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王:在治疗方面,我们知道化疗是「系统性」的治疗,有很多副作用。而标靶药则是「针对性」的所以较好。但很多人都不太确切明白两者的分别,可否和我们解释一下:
陈:以前是没有标靶药而只有传统化疗。
化学治疗其实就是用非常毒的药物去杀死癌细胞。
癌细胞的新陈代谢速率较正常细胞快很多——可以是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所以医生就用一些有毒的药物去杀死它们。但不幸的是在同一时间,这些药物亦会伤害到正常细胞、引致很多副作用,例如病人会脱髮、呕吐、体重下降、免疫力下降从而引致很多其他疾病或感染的情况。
标靶药物则是有「针对性」的进入癌细胞内,针对它们的新陈代谢而令它们坏死,而同一时间尽量减低对周边正常细胞的伤害。
所以标靶治疗是成效高而副作用少。
治疗大肠癌主要是视乎病人的期数。现在很多时用标靶治疗加上一些较为温和的化学治疗已经能够控制得到病人的病情。而在後期的大肠癌个案中,如病人的体质容许,则会用较重的化疗药物。
王:请问大肠癌是不是没有免疫治疗?
陈:现时免疫治疗在肠癌方面仍是在研究阶段,不像是在其他癌症例如肺癌方面已有很好的进展。我们希望随着科技一日千里,我们能见到更多的突破。
王:请问不同的治疗有什麽副作用?和有什麽应对方法?
陈:在治疗大肠癌,我们用的化疗药物相较於治疗其他癌症的化疗药物副作用低。
病人体质不同、可以承受的治疗亦有差异。这会影响医生决定用什麽化疗药物及其剂量,由於是这样治疗引致的副作用亦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医治肠癌所用的化疗药物有以下的副作用。
在消化系统方面,治疗会令病人食慾不振、作闷作呕、因而会体重下降。
有些则会减低病人的免疫力,令到白血球数目下降,更容易受病毒细菌感染。
有些会影响皮肤,例如令病人有敏感反应。
有些则令脑神经受损。
不过现在大部份病人患癌都能够在较早期被发现,患病的朋友亦一般能承受得到需要的治疗,而不像是以前在电视剧中看到那些癌症病人极度辛苦、甚至是整个容颜也改变。
王:那病人和照顾者可不可以在治疗之前做一些什麽,去减低治疗时的副作用?
陈:我了解这是大家都想的。但经验告诉我们多数要接受化疗的病人的病情都是去到较後期,而这些病人多数是一向较少注意自己的身体、例如自己的饮食,所以在发现大肠癌的时候他们整体的身体状态都不太好,很多时有其他疾病,例如糖尿病、中央肥胖、心脏问题等。要为这些病人提升体质有一定的困难。
面对这样的病人,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如何在手术之前「谷肥」他,而是将他现有的疾病控制到最好,减低他将来在治疗期间引起併发症的机会。
王:归纳所有资料都是平日做得好一些最为妥当。
陈:是的。永远是「预防胜於治疗」。
王:我们中国人常说「预防胜於治疗」,那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如何预防癌症——特别是大肠癌?
陈:要令身体健康和预防癌症应该从小做起,到了一把年纪才做实在是有些困难。不过「迟做」总好过「不做」。
我们患癌的成因除了是父母给予我们的遗传基因外,环境因素亦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见到一些人非常幸运,虽然暴饮暴食还是没有问题;相反一些非常注重健康的朋友偏偏又早走。这可能和遗传有关係。但是越来越多研究告诉我们,纵使父母遗传了一些不好的基因给我们,只要我们从小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好好的对待我们的身体,那麽就算有不好或致癌的基因,它们都不会那样容易彰显出来。
运动是防止疾病非常有效的方法,亦可以防止大肠癌复发。饮食亦极为重要。我们常常说「多菜少肉」。这些是很久之前大家已经观察到的现象,但却不明白为什麽。
现在我们知道多进食蔬果、穀物,减少红肉、醃製食品是会减低患大肠癌及其他癌症的机会,原因是和我们刚才谈到肠道内的细菌环境有关。简单来说,在我们的肠道内是有「好菌」和「坏菌」的。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运动和进食很多红肉、肥腻的食物,就会令到肠内的坏菌(以至致癌细菌)越生越多,而可以抗癌的细菌则越来越少。久而久之令我们肠内的黏膜容易发生病变。而如果有遗传的基因更容易将疾病诱发出来。
王:所以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帮小朋友从小便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
但是到了我这样的年龄,已经没法「追」回以前做错了的事。想补救还可以吗?
陈:是可以的。但大家都明白永远是「预防胜於治疗」,事後补救是需要很多努力和漫长岁月的。
我记得小时候我祖母常对我说:「三岁定八十。看见你现在怎样就知道你长大後会如何。」以前觉得这是老人家吓小孩子或是一些迷信的说话。但现在从肠道内的细菌环境来看,这句说话是非常有智慧的。
我们小时候在肠道内的细菌环境是非常多元化,所以我们有一个很健康的身体。
但是如果常常进食高脂、高糖、肥腻或是加了很多乳化剂、添加剂的食物,是会破坏我们肠道内好的细菌,令那些恶菌、引致癌症和其他疾病(例如糖尿病和中央肥胖等)的细菌滋生。
我们常见人到中年便有中央肥胖的现象,以前我们认为这是新陈代谢的关係,事实上是随着年纪我们肠道内的细菌由好变坏。那些坏的细菌令我们在吃同一份量的食物的时候,吸收得更多。更糟糕的是它们会发出一些讯号给我们的大脑:「你还是非常肚饿、需要吃多一些东西。」於是我们在晚饭後还会到厨房找一碗即食麵宵夜。
所以我们要从小教育我们的小朋友,要有健康的饮食习惯。
作为成年人我们不要因为迟了而不去补救。我们应该从生活习惯出发、做得更好——例如是减少进食我们刚才提到的高脂肪、肥腻食物;要减少红肉;而醃製食物真的是要尽量避免。
运动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星期至少要有三天、每天至少有30分钟的运动。带氧运动是会改善我们肠道内的环境,进而减低患疾病(包括肠癌)的风险。
王:现时在坊间有很多所谓「益生菌」(probiotics),请问进食这些有用吗?
陈:其实早一段时间我们医学院亦做了一些研究,有四成的香港市民肠道失衡的问题非常严重,这个严重的失衡程度令到我们的整体免疫力下降、而免疫能力下降增加了患很多疾病(包括肠癌)的风险。
那麽可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是否我们自己寻找一些所谓益生菌或补品进食就可改善呢?事情当然不是如此简单。
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益生菌产品,但大部份的牌子都未有足够科学数据支持它们用的那种益生菌,真的是可以帮助进食者改善肠道细菌失衡。
所以第一件事就是应用「非药物」方法,例如是健康饮食、多做运动、戎除恶习。假如真的是觉得需要用到一些益生菌配方,便需谘询自己的医生,因应自己的体质或有没有其他疾病,看看有什麽益生菌是真的是适合自己及可带来一些帮助。
王:非常感谢教授今天不但和我们解释了大肠癌这个课题,还给了很多「贴士」令我我们知道怎样照顾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建立好的生活模式去减低患癌的机会。
陈:不用客气
(於2021年6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