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治療

 

余俊豪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系教授

 

訪問:王榮珍女士

資料整理:陳瓏醫生
                  陳皓欣醫生
                  劉健甜先生

 

 Simon Yu.png Janet Wong.jpg

 

簡介:

在治療癌症我們一般說的都是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學治療,而近年談得較多的就是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但其實還有另外一類重要的治療是大家較少提到的,這就是「介入放射治療」或者英文說的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在這篇訪問中余俊豪教授和我們談一談這個課題。

第一部份——什麼是「介入放射治療」
第二部份——影像及介入放射學:一般應用範圍
第三部份——介入放射治療於癌症治療的應用
第四部份——以肝癌為例解釋介入放射治療

 

第一部分 ── 什麼是「介入放射治療」(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王:在治療癌症我們一般說的都是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學治療,而近年談得較多的就是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

但其實還有另外一類重要的治療是大家較少提到的,這就是「介入放射治療」或者英文說的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今天我們很高興請到余俊豪教授和我們談一談這個課題。余教授,非常多謝你。

余:不要客氣。

 

定義

王 : 首先可不可以和我們解釋什麼是「介入放射治療」?據我了解它並不是單一的一種治療,而是包含很多不同的治療方法,對嗎?

余:介入放射治療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又稱為透視微創治療,就是醫生 :

  • 利用造影技術作為引導 (medical imaging guidance)
  • 通過最低創傷性的程序 (minimally-invasive procedures) (通常是在身體適當部位做一個小洞)
  • 令適當儀器(例如針形儀器、導管、導線等)進入病人體內
  • 透視其中情況
  • 從而進行檢測或治療程序。

王:所以介入放射治療是有兩個不同的功能,第一就是檢測(diagnostics);而第二就是直接替病人進行治療 (treatment)。

余:是的。

shutterstock_722519665.jpeg

 

第二部分 ── 影像及介入放射學:一般應用範圍

診斷方面

余:在診斷方面,介入放射治療技術令醫生可以清楚了解病人體內的情況和發生什麼問題,從而考慮和建議適當的治療方案。

影像診斷包括大家較為熟悉的:

  • 平面X光檢查 (X ray)
  • X光透視造影 (fluoroscopy)
  • 乳房造影 (mammogram)
  • 超聲波掃描造影 ( ultrasound)
  • 電腦掃描造影 ( CT Scan)
  • 磁力共振掃描造影( MRI)
  • 正離子掃描造影(PET scan)
  • 全身各部位血管造影等(Angiogram or Arteriogram)。

同時在這些影像(例如CT scan, ultrasound, fluoroscopy)的引導下,醫生可以通過經皮膚刺穿途徑或者是通過病人身體原有的孔道(例如是直腸或陰道)利用適當的儀器放入懷疑病變部份抽取細胞作檢查,這就是活體檢(biopsy)。

shutterstock_1197120001.jpeg

治療方面

王 : 那麼治療方面呢?

余:這就是在影像監視之下,進行「非手術」治療。

在功能方面,介入放射治療可以有以下幾大類:

  • 閉塞身體的血管,包括腦部、各個器管、骨骼或其他組織因受傷或病變而引致的出血的血管,以達致即時止血;或閉塞供應各種良性或惡性腫瘤的血管,以消滅腫瘤;
  • 放置人造血管,以治療血管本身的病變,例如血管斷開,血管瘤(膨脹),血管撕裂;
  • 開通閉塞的管道、移除異物 — 簡單來說,即是本來因異物/病變而「閉塞」了的血管或生理管道,可以清除或重新「開通」;
  • 放入支架以確保管道不會再閉塞 — 開通之後管道可以再次閉塞,所以要放入支架去防止;
  • 引流以帶走因病變而積聚或產生的有害體液 — 病變可以引致身體積聚或產生有害的體液,破壞身體器官機能或引致細菌感染/血毒症,所以就會利用引流導管(drainage catheter )將體液排走;及
  • 經血管內放置導管導入適當的治療媒介(例如是化療藥物、放射性同位素、發熱針、冷凍針、電極 等),殲滅腫瘤的細胞。

王:以上是介入放射治療的功能(functions),可不可以用一些常見的疾病種類加以解釋?

余:可以。

shutterstock_170507594.jpeg

在閉塞(血管)方面:

治療各種血管病變,如血管瘤、血管畸形、血管受傷。特別在因血管瘤破裂而導致的腦出血、腸胃出血、嚴重咳血、外科手術後出血、高處墮下或交通意外引致體內出血等等,介入放射治療可提供快速有效、挽救生命的止血。

在開通(血管)方面:

放射介入治療在血管疾病治療廣為使用,它可以用來處理各種血管閉塞、血管狹窄,特別是應用在腦血管方面,可以取出堵塞腦血管、導致急性缺血性中風的血塊,讓腦血管回復暢通,救活即將因缺血而壞死的腦細胞,避免生命危險和身體嚴重殘障。以球囊和支架擴闊狹窄的腦血管或頸血管,可以預防缺血性中風。

在開通(非血管方面):

可以開通或擴闊一些身體的管狀部位例如食道、膽管、氣管、輸尿管、尿道等等的閉塞或狹窄問題。

在引流方面:

常用於膽管、輸尿管引流。

在導入適當的治療媒介方面:

常用於治療癌症,可用於肝癌、腎癌、肺癌等。

王 : 請問介入放射治療有什麼好處?

余:它的好處是創傷性低,病人在治療後可以很快康復,適用於年長或體質較差的病人。它不單提供了外科手術以外的另一選擇,它同時為外科手術不能處理的病人提供了治療的機會。

由於是在影像引導之下進行,準確性非常高,適合於在很微細的範圍使用。

同時在有些情況之下,例如消融術,病人是不需要進行全身麻醉的,局部麻醉便可以了。

王 : 那它有什麼局限沒有?

余:它的壞處是它並沒有把惡性腫瘤移除,如果因種種原因治療效果欠佳,就會有癌細胞殘餘在體內。它也有局限性,例如腫瘤消融術不能應用在較大(4-5公分)的腫瘤,經血管放置導管的腫瘤治療不能應用在血管稀少的腫瘤。

shutterstock_1835819662.jpeg

 

第三部分 ── 介入放射治療於癌症治療的應用

概覽

王 : 在了解過介入放射治療的一般用途之後,我們現在想詳細探索一下它在癌症治療的應用。

大家在談治療癌症的時候,大多說是早期就做手術切除、晚期及擴散了便用系統治療(即是化療、標靶治療等)。請問介入放射治療的角色又如何?

余:或者我們宏觀一點從治療癌症的歷史講起。

最早期治療癌症的方法就是手術切除,但是如果癌細胞已經擴散,或腫瘤範圍太大,手術治療便不能解決問題。所以就有「系統治療」,就是把抗癌藥物注入人體循環系統內,殲滅病人體內的癌細胞。但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殺掉癌細胞之外,亦無可避免傷害到正常的細胞。

手術切除是「局部性」的,而化學治療則是「整體性」的。可以說是在治療癌症的 spectrum (光譜)的「一頭一尾」。那麼「中間」又如何?

經過多年研究,科學家們找到不同的治療方法,適合在癌症不同階段或按病人個別的狀況來使用。很多這些治療方法便是我們現在談的介入放射治療。

簡單來說,介入放射治療就是利用透視造影技術作為指引 ,通過最低創傷性的程序,令適當儀器進入病人身體內部並作出治療。

如果我們用較宏觀的方法去解釋,就是:

  • 癌症早期適宜用手術切除(局部治療);
  • 中期就用介入放射治療(局部治療);
  • 而晚期則用藥物治療(整體治療)。

最常用到介入放射治療的癌症包括肝癌、肺癌、腎癌等。

shutterstock_777236332.jpeg

不同種類的介入放射治療

王 : 可否解釋一下不同的介入放射治療方法?

余: 一些常用的方法如下:

1. 熱能消融術 (thermal ablation)

有射頻消融術及微波消融術兩種,原理都是以發熱針放入腫瘤中心,對腫瘤進行加熱,當溫度超過攝氏六十度,可使腫瘤組織壞死。

簡單來說就是用熱能來殺死癌細胞。

適用於肝癌、腎癌、肺癌。

2. 冷凍消融術(cyro-ablation)

簡單來說就是用冷凍方法來殺死癌細胞。

適用於腎癌、肺癌治療。

3. 經動脈栓塞化療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sation)(TACE) 

俗稱『大脾針』,經動脈注射化療藥物入腫瘤血管內,再把腫瘤血管堵塞,這樣腫瘤內藥物的濃度會比周圍的濃度高得多,令殲滅癌細胞的成效更顯著,而全身性的副作用則可以減低。

主要適用於肝癌。

4. 經動脈放射栓塞治療(Transarterial Radioembolisation) (TARE) 

又稱選擇性體內放射治療法(SIRT),經動脈注射附有輻射物(放射性同位素)的微球以殲滅癌細胞。

適用於肝癌治療。

王 : 是不是簡單來說,這些不同方法的目的都是用各種的能量或化學物等去殲滅癌細胞,讓病情得到控制,病人得到健康生活。

余:可以是這麼說。

王 : 在手術切除時,外科醫生會把腫瘤和癌細胞physically(實際)的拿走,但是在介入放射治療中,消亡的腫瘤和癌細胞依然留在病人體內。那麼它們會發生什麼事呢?

余:這些消亡的癌細胞會壞死,被我們身體的白血球細胞吸收,腫瘤會持續變得越來越小。

同時除了直接殲滅癌細胞外,介入放射還可以處理癌症帶來的併發症,例如如果腫瘤壓住膽管或輸尿管,介入放射可以提供膽液或尿液引流,如果腫瘤侵蝕血管,令病人大量出血,亦可用介入放射治療來止血。

shutterstock_553740379.jpeg

第四部分 ── 以肝癌為例解釋介入放射治療

王 : 了解在那麼多種類別的癌症之中,介入放射治療在肝癌治療應用特別多,不如我們就以肝癌為例子,深入了解介入放射治療於癌症治療的角色。

余:好的。

癌症治療的方法很視乎癌症的期數。

癌症早期

1. 手術切除(liver resection)

2. 肝臟移植(liver transplant)

肝臟移植的好處是可將腫瘤移除和帶給病人一個功能好的肝臟。肝癌多見於肝硬化的病人,而不同病人的肝硬化程度亦有異;有些病人的肝功能十分差,並不能接受手術切除,甚至栓塞化療亦不能進行,這類病人需要接受肝移植(但病人的腫瘤不能太大)。

3. 熱能消融術(thermal ablation) (介入放射治療)

治療的概念是借助電子技術進行局部加熱,當溫度超過攝氏六十度,可使腫瘤組織壞死。根據腫瘤大小及位置,可經皮穿刺或開腹進行手術,並同時使用超聲波引導電極及監視腫瘤的消融程度。

癌症中期

1. 經肝動脈栓塞化療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sation) (TACE) (介入放射治療)

經肝動脈栓塞化療適用於腫瘤還未轉移到其他器官,但因腫瘤太大、太多、位置欠佳、或肝功能不理想而不能接受手術的病人。

經動脈注射化療藥物入腫瘤血管內,再把腫瘤血管堵塞,這樣腫瘤內藥物的濃度會比周圍的濃度高得多,令殲滅癌細胞的成效更顯著,而全身性的副作用則可以減低。治療的原理是利用導管把化療藥物經動脈注射入腫瘤血管內(cisplatin+lipiodol or eluting beads),達致腫瘤區化療藥物的高濃度,殺死腫瘤細胞,降低化療藥物的副作用;進行cisplatin+lipiodol TACE之後會用Gelfoam(明膠海綿),施行血管栓塞,讓化療藥物停留在腫瘤內,同時切斷腫瘤營養和氧的供應,使腫瘤壞死,從而抑制腫瘤的生長。
 
這種治療可幫助那些不能接受手術的病人延長生命,間中有病人接受此治療將腫瘤縮小後,再接受手術切除;亦有些肝功能差的病人在腫瘤縮小後,最後可以接受肝臟移植而痊癒。

shutterstock_1526917856_1.jpeg

2. 經動脈放射栓塞治療 (Transarterial Radioembolisation) (TARE) (介入放射治療)

又稱選擇性體內放射治療法(SIRT)。經血管內的導管把附有輻射物(釔-9,一種放射性同位素)的微球注射入腫瘤的血管內,發射短距離輻射,以殲滅癌細胞。因為輻射劑量主要集中在腫瘤內,不會過度損害肝功能。

3. 軀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SBRT) 

傳統的放射線治療是每日給予低劑量,減少腫瘤周圍正常組織的傷害,現今科技日新月異,強度調控放射線治療(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可根據腫瘤不規則的形狀、厚、薄而給予不同的強度。軀體定位放射線治療(SBRT)即是以這樣的技術,每次給予高劑量來達到殺死腫瘤的目的。

晚期治療

1. 標靶療法(target therapy)

傳統化療對肝癌的療效並不顯著。但在2007年,美國 FDA 批准了索拉非尼 (Sorafenib) 用於治療無法手術切除的肝癌。在2016和17年, regorafenib 和 Lenvatinib這兩種標靶藥分別面世,提供多個治療選項用於治療肝癌。

shutterstock_2020239020_0.jpeg

2. 免疫治療(immunotherapy)

免疫治療的目標是令人體的免疫系統能重新識別癌細胞,並更有效率地攻擊它們,刺激人自身的免疫系統,令它更加努力地攻擊癌細胞。2020年美國FDA 批准了多種免疫製劑用於治療肝癌包括PD-1以及CDLA-4(Nivolumab, Pembrolizumab, Ipilimumab和Ztezolizumab) 免疫抑制劑,從多方面打擊肝癌細胞。

王:非常感激教授那麼全面的解釋。

有一點我是好奇的:為什麼在身體那麼多器官中,肝臟如有癌變,是特別多介入放射治療方法可以使用?

余:這是因為肝臟本身的先天條件,它是人體內最大的一個實體器官(solid organ),所以就算裏面有腫瘤,周遭很多時都有健康的組織作為屏障,醫生可以用不同方法去消滅腫瘤而不會對週邊的其它器官構成傷害。再者,肝臟有異常良好的再生能力,就算損傷了部份肝臟,它都可以在數星期內有很好的復原。

所以介入放射治療癌症最初就是由肝癌開始的。

王:教授今天非常感激你和我們這麼詳細解釋,令我們獲益良多。

余:不用客氣。

(於2021年3月定稿)

shutterstock_1724058607.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