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琪博士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吞嚥研究所
所長
訪問:張展興先生
社聯共創—點子匯經理
簡介:
這個訪問以雞蛋和豆腐為例,解釋如何檢測用不同方法烹調成的食物的安全水平。
一、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化創辦組織
二、食物方面
三、檢測方法
四、以雞蛋為例示範
五、以豆類食品為例示範
六、混合食物的處理
七、高危的食物

「7」、「6」、「5」、「4」是有關「食物」的(而7和6之間有一個7 EC)。
| 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 (IDDSI ) |
簡單解釋 | 大小/硬度/黏度 |
|
7
|
食物原狀 | 小於或大於15毫米 |
|
7 EC
|
容易咀嚼 | 小於或大於15毫米 |
|
6
|
軟質及一口量(即一啖食晒) | 不大於1.5cm x 1.5cm |
|
5
|
細碎及濕軟 | 4毫米闊,不長於15毫米 |
|
4
|
糊狀 |
- 無法用飲管吸啜 - 不需要咀嚼 |


原隻烚蛋 等級7

烚蛋(切碎) 等級6

煎蛋 等級6

炒蛋 等級6(再細碎及濕軟啲可做到等級5)

蒸蛋 等級4

五香豆乾 等級7

炒豆乾 等級7EC

蒸豆腐 等級6

蒸豆腐(切碎) 等級5

豆腐花 等級4

| 食物種類 | 例子 |
| 堅硬或乾身的食物 | 堅果、硬皮麵包 |
| 具黏性和韌性的食物 | 芝士粒、年糕、湯圓 |
| 易碎鬆散的食物 | 餅乾、蛋糕 |
| 混合質地的食物 | 湯飯、湯麵、潮州粥 |
| 多汁或有籽的食物 | 西瓜、橙、白蘿蔔 |
| 入口後會溶化的食物 | 朱古力、雪糕 |
| 微粒狀的食物 | 芝麻、蔥花 |
| 會吸收口水及發脹的食物 | 麵包 |
| 質地滑溜的食物 | 腸粉、啫喱 |
(於2024年9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