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手術治療

 

韋霖教授
香港大學外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

 

訪問:王榮珍女士

 

資料整理:何仕揚醫生
                  歐陽畹華女士

 

yuklam_0.jpg Janet Wong.jpg

 

 

簡介:

在這篇訪問中韋霖教授和我們解釋鼻咽癌手術治療的各方面,包括什麼病人適合接受手術、切除方法、手術的後遺症和如何應對等。除了從生理方面探討,更從心理角度詳細分析。

 

第一部份——鼻咽癌這種疾病
第二部份——診斷方法
第三部份——手術於治療鼻咽癌的角色
第四部分 ── 心理方面

 

第一部份——鼻咽癌這種疾病

 

王:韋教授,今天非常感激您接受我的訪問跟我們講解如何用外科手術治療鼻咽癌。

韋:不用客氣。

器官

王:或者我們從基本談起,可否解釋一下鼻咽的位置和功能?

韋:鼻咽 (nasopharynx) 是空氣經鼻腔進入咽喉氣管的通道。它的位置相當隱蔽,位於鼻腔盡頭,軟顎上端,置藏在頭顱中間,後面是脊髓神經 (spinal cord),上面是顱底 (skull base) 和腦下垂體 (pituitary gland),前面有眼睛,兩側是耳朵。

王:請問「咽」的意思是什麼?

韋:「咽」是和吞嚥有關的管道,有三個部份: 「鼻咽」就是在鼻的後方;「口咽」就是在口腔後方;而「下咽」就是在喉嚨後方。

徵狀

王:請問鼻咽癌有什麼徵狀?

韋:有四方面:

一、鼻—會鼻塞和流鼻血;

二、耳朵—聽力下降或持續耳鳴;

三、腦神經—會因為腦神經受影響而出現面頰麻痺,視覺出現重影或吞嚥困難;及

四、淋巴—頸側淋巴結腫脹。

癌症種類

王:鼻咽癌有哪些類別?

韋:鼻咽癌是本港常見的頭頸癌之一,是一種發生在鼻咽或是咽喉部的癌症,九成以上屬於未分化鱗狀細胞癌的鼻咽癌。

1040370409

第二部份——診斷方法

診斷方法

王:如果病人懷疑有鼻咽癌,醫生會用什麼方法診斷?

韋:可以用以下方法:

1. 血液測試—艾巴氏病毒Epstein Barr Virus (EBV)與鼻咽癌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常用的診斷方法是進行EBV抗體血清測試或EBV基因測試(EBV DNA)篩查出早期鼻咽癌;

2.內窺鏡檢查/活組織病理化驗(naso-endoscopy/nasopharyngeal biopsy)—鼻咽的位置十分隱蔽,醫生必須使用內窺鏡來詳細檢查。如發現鼻咽內有變異,醫生便需鉗取一些活組織作病理化驗,以確定病灶;及

3. 造影檢查—包括電腦掃描(CT)、正電子掃描(PETCT)和磁力共振掃描(MRI)。

217218478

 

第三部份——手術於治療鼻咽癌的角色

什麼病人適合接受手術治療

王:鼻咽癌病人適合接受哪類治療?

韋: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是醫治鼻咽癌的主要方法。

鼻咽深藏在頭顱中間,動手術不容易,因此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是治療鼻咽癌最有效的方法。放射治療俗稱「電療」,即利用極強的輻射線照射患處,殺死癌細胞。

但是如果病人在接受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之後病情仍不受控制(在鼻咽仍有癌細胞或是頸部的淋巴核腫瘤沒有被消滅),那麼病人便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根據統計,在所有適合接受手術治療的鼻咽癌病人中,大概有七成可以治癒。

王:如果在手術之後又再復發,病人可不可以再次接受手術?

韋:情況較少但也不是沒有,如果是頸部再有腫瘤,醫生亦可再進行手術切除復發癌組織,增加病人的存活率。如果是鼻咽位置再有腫瘤,則視乎腫瘤位置再詳細評估手術的可行性。

不同種類的手術

王:是否有不同種類的手術可用於治療鼻咽癌?

韋:這視乎疾病的嚴重程度,以下是由最輕微至病情較嚴重所使用的手術方式:

一、無創—在內窺鏡協助下,通過病人的口腔或鼻孔進入進行切除。傷口在口腔內,適合體積較小而且通常靠中線的黏膜病灶;

二、機械臂—利用機械臂協助,即使較深入及廣泛的位置也能進行手術;

三、上頜骨外旋入路手術(揭面手術);

四、現時重建手術也非常成熟,揭開病人面部切除腫瘤之後,由於切除範圍比較廣,病人面部有機會留下一個空間,醫生可以用病人自身的游離皮瓣(最常使用為大腿前外側皮瓣)來重建缺損的部位。

王:在最嚴重那些個案中,病人接受「揭面」手術後外觀是否有很大影響?

韋:當然會有一些外觀上的問題,但大部份病人都可以接受。

手術風險

王: 外科手術有什麼風險?

韋:常見的風險是可能有出血、感染、張口困難、聽力輕度下降及面頰麻痺等。

術後的復原

王:手術之後,康復方面又如何?可有後遺症?

韋:手術後如有咀嚼、吞嚥困難,可能需要配合言語治療。

1932234707

第四部分 ── 心理方面

王:從生理的角度談了這麼多,或者我們可以探討一下病人的心理狀況。

從韋教授的分享,我們知道鼻咽癌病人需要面對種種後遺症,令病人的生活質素下降,例如是言語能力衰退、吞嚥困難、容貌轉變等,這都為病人生活帶來不方便、甚至是自我形象低落。

我有患鼻咽癌的朋友在康復後不願再出來和朋友吃飯,他坦誠告訴我們是因為進食時很不方便,也有心理壓力。

請問病人在心態方面應該如何調節?

韋:病人在康復後能繼續參加朋友聚會當然是最好的,我肯定朋友也願意包容,不過病人本身始終會覺得自己與其他人有分別。

我覺得最有用的就是讓病人參加「同路人」組織。在香港,鼻咽癌康復者組織「健樂社」是癌症基金會轄下癌協之友的其中一個自助組織。目標是團結鼻咽癌的病友及康復者,促進彼此交流。在那裏,病人會遇見很多和自己面對同樣問題的人,透過病友互相關懷及支持,令病人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孤單;亦能從過來人身上得到重新出發的勇氣。

王:鼻咽癌即使是治癒也無可否認會留下一些後遺症,例如我有一個朋友在四十多歲時患鼻咽癌接受電療,雖然病是醫好了,但是到了六十多歲的時候,副作用便陸續浮現,例如血壓非常飄忽,可以忽然將他置於一個危險的狀態,極度影響他的生活。請問可有辦法改善?

韋:放射治療的副作用的確會在多年後慢慢浮現,這是沒有辦法治癒的。例如你談到的血壓問題,可能是因為當年放射治療影響了頸部的一些血管。雖然沒有辦法治癒,但是康復者如果能夠做多一些運動令到血液循環得更好,是可以幫助改善情況。同時盡量不要太緊張,放鬆心情便能好好面對問題。

除了血壓方面,隨着康復者年紀漸長,腦部的神經線細胞也會慢慢凋亡,多運動可增加腦部的血液供應,有助減慢神經線細胞凋亡的速度。

王:要康復者面對陸續浮現的副作用真是絕不容易。教授您會怎樣勉勵他們?

韋:雖然這些後遺症難免會令病人的生活質素下降,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癌症治好了、沒有復發,這才是最重要的。

還有一點我想強調的,現時醫學昌明,現在的放射治療技術比起二十年前改進了很多,例如現在醫生替病人進行放射治療時,可以利用磁力共振協助更準確地確定腫瘤範圍,從而大大提高放射治療的精準度及減少對正常細胞的破壞,病人將來要面對的副作用亦相應減少。

王:敎授,今天非常感激您這麼詳細的解釋。

韋:不要客氣。

(於2021年4月定稿)

578043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