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医管局提供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黄巧云女士
医院管理局
总行政经理(中医)

 

访问:王荣珍女士

 

资料整理:廖莉莉女士
                  穆斐文女士
                  欧阳畹华女士

 

 Rowena Wong.jpeg Janet Wong.jpg

 

 

简介:

医院管理局(医管局)自2003年起逐步在全港18区设立中医教研中心,推动以「教」与「研」为本的中医服务。中医教研中心由医管局、非政府机构和本地大学,以三方伙伴协作的模式营运,并由非政府机构负责诊所的日常运作,为市民大众提供中医服务。在这篇访问中黄巧云女士为我们详细介绍医管局提供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服务。

 

第一部份——医管局提供之中医门诊服务—-「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中医诊所)
第二部份——住院服务——中西医协作计划
第三部份——给照顾者的话

 

第一部份——医管局提供之中医门诊服务—-「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中医诊所)

王:黄女士,今天非常感激你接受我的访问,谈一谈医管局提供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服务。

黄:不用客气。

王:或者我们可以先从两个範围去探讨:第一就是门诊服务;第二就是住院服务。

营运模式

王:不如我们先谈一谈门诊服务。

黄:好的。

政府透过医院管理局在全香港每一个行政区设立一间「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以下简称「中医诊所」),作为地区中医诊所提供政府资助及以「教」与「研」为本的中医门诊服务。它们分佈於港九新界,部份中医诊所位处於医管局辖下的医院内,有部份是处於其他处所。这些中医诊所由医管局、非政府机构和本地设有中医学位本科课程的大学以三方伙伴协作模式营运。

政府透过医管局向中医诊所提供资助,在配合政府釐定的中医发展政策方面,亦是直接由医管局辖下的中医部负责。

中医诊所的日常运作由富有经营社区服务经验的非政府机构负责。现时和我们合作的机构共有十间,当中包括东华三院、仁济医院和博爱医院等。

三间有提供中医专业训练的大学亦积极参与,以提供专业的人力和科研支援,当中的分佈都相当平均——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现时都分别协助六间中医诊所。


服务範围

服务範围包括:

  • 政府资助的服务;和
  • 非政府资助的服务。

在资助中医服务方面——自2020年3月起透过这些中医诊所,我们每年提供约60万个政府资助门诊配额(大约是全年总求诊人次的一半),服务涵盖以治疗相关的中医内科门诊(包括不多於五剂中药)、针灸和骨伤推拿服务。政府资助门诊服务就每项服务按次收费为120元,适用於合资格的香港居民。而综合社会保障援助受惠人及高额长者生活津贴75岁或以上的受惠人均可获豁免收费。

在非政府资助(即自费)中医服务方面——中医诊所提供的範围十分广泛,包括非治疗性的服务,例如治未病、体重控制、天灸、专家诊疗等。收费由各中医诊所的中心管理委员会釐定,让市民有更多的服务选择。

诊所的地点

王:请问市民可以如何找到关於这些中医诊所的资料。

黄:详情可上我们的网站「中医动」浏览:https://cmk.ha.org.hk/

有关肿瘤科服务

王:可有中医诊所提供有关肿瘤科的服务?

黄:部份中医诊所提供肿瘤科服务,其中包括中西区、屯门区及葵青区等。癌症病人可以因应自己的需要和情况,选择合适的中医服务。

shutterstock_241293100_0.jpeg

第二部份——住院服务——中西医协作计划

王:在谈过门诊服务之後,让我们谈一谈住院服务。

一般香港市民都会认为,於医管局辖下医院住院的病人一定只是接受西医治疗,但我了解到近年来在「住院」服务方面,亦引入了中医的元素。可不可以和我们说一下。

黄:医管局在2014年得到政府支持,开始於指定医院推行「中西医协作计划」,藉此为病人提供更佳的护理,为发展中医住院服务汲取经验,并推动中医进修培训的发展。

「计划」现时於全港七间医院推行,包括东华医院、屯门医院、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沙田医院、广华医院及玛嘉烈医院。

计划涵盖四个疾病範畴,其中之一是癌症纾缓治疗服务,其馀则是中风、下腰背痛及肩颈痛治疗。

shutterstock_1015552435.jpeg

癌症纾缓治疗

王:我们当然对癌症纾缓服务最有兴趣,请问情况如何?

黄:癌症纾缓治疗这项中西医协作服务现时分别在屯门医院及玛嘉烈医院试行。由仁爱堂—香港中文大学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屯门区)及仁济医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葵青区)分别为这两间医院的住院癌症病人,提供中西医协作治疗。

计划主要针对纾缓癌症病人出现的失眠、食慾不振、便秘、疼痛、疲倦、气喘以及淋巴水肿等不适的症状,我们尝试用中医治疗去纾缓或解决。

有以上症状的住院病人,经过主诊医生评估及排除不稳定的临床情况後,就可以在住院期间,於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同时,加入中药以及针灸治疗。

病人参与计划的服务属自愿性质,需要额外缴付中医服务的费用。由2020年3月起,政府增加资源,以减低中西医协作住院服务的收费,病人需额外缴付的费用由每天200元降至120元。

王:所以在这两间医院里面,我们会见到有医护人员拿中药上去给病人服用?

黄:是的。在特定的病房,中医诊所会按中医师的诊断及处方,将病人的中药送到病房。医护人员会按时派发中药给病人服用。

王:住院服务一向以西医治疗为主流,请问这样做医管局的同事习惯吗?

黄:在开展这项计划之前,我们和参与的医院有关病房的同事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培训,了解中医开的是什麽药;如何监察病人在服食中药之後的反应、同时如有问题又应该如何应对等。

如果病人服用了某些中药之後有不良反应,我们会立即停止并彻底研究问题。因为对我们来说,确保病人安全是最重要的原则。

在推出服务之後,我们收到的反应都很正面,特别是在痛楚管理方面,已经有很多数据證明针灸能够纾缓病人的情况。

王:这项服务在香港可以说是开先河,因为我们一向印象中的中医治疗都是於门诊层面提供的。同时在提供这项服务的过程中,亦能搜集到更多的数据作为科研用途、能够在中西医结合方面提供一个宝贵的平台。

黄:是的。

在政策上我们除了重视为市民提供适切的服务之外,亦很重视和鼓励科研,希望能从「循證医学」的角度推广中医。中医药传统是靠经验,但是如果能够从循證医学方向进一步强化,相信更能发挥中医药的长处,帮助到市民。

举一个例子就是葵青区中医诊所曾经於2018年至2020年期间进行临床研究,了解中医针灸治疗对纾缓大肠癌患者化疗副作用的成效,结果显示以电针治疗缓解化疗引起的急性周边神经病变不单有效,而且安全。

医管局亦会不断检视计划,以研究扩展服务的可行性,令更多有需要的病人受惠。

shutterstock_635954000_0.jpeg

第三部份——给照顾者的话

王:我们这本手册是写给癌症病人照顾者的,你有什麽意见给他们?

黄:我们会继续优化服务,特别是一些有较大需求的项目,例如是疼痛管理问题等,希望能为癌症病人提供更适切的服务。

中医临床上使用的中药,其实都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因此,中西医药结合治疗的其中一项挑战,就是两种药物之间有可能出现的相互作用。

患癌症的朋友身体如有不适,照顾者要提醒病人千万不要自己找一些山草药来吃、又或是买一些中成药来吃。一定要找註册中医去诊治。我亦想强调「辨證论治」的重要性,就是让中医师详细了解自己的病情,再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不要相信一些所谓「偏方」。

在看中医的时候病人要告诉中医师自己正在接受西医治疗,另一方面亦要告诉主诊西医自己正在接受中医治疗,好让他们留意身体上的变化而作出适时跟进。

王:非常感激你今天接受我的访问,让我们了解那麽多。

黄:不用客气。

(於2021年12月定稿)